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列宁临终时,强烈反对斯大林接班,为何斯大林还能接任他的位置?( 二 )


“友谊建立在同志中,巩固在真挚中,发展在批评里,断送在奉承中 。”或许这一段已崩裂多时的友谊,便在这一段风波之中,彻底破碎消逝,仅仅维持着最后一点表面的平静 。
只是这看似风平浪静的湖面,又不知在湖水下又隐藏了多少狂暴的暗涌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列宁临终时,强烈反对斯大林接班,为何斯大林还能接任他的位置?
文章图片

尘埃落定
一位伟人的离世是整个时代的遗憾 。1924年1月底,虚弱的躯壳已承受不住列宁深沉伟大的灵魂,他在病榻上怀着仍未完成的革命理想与世长辞,仅留下安详的肉体,还有一封思虑周全的遗嘱 。
在遗嘱中,他用几乎是强烈的语气指出,一个本性凶残的人,无法给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带来希望与解脱,绝不能让斯大林接任苏维埃政权 。
但当列宁彻底闭上眼睛陷入永眠之后,他升向天空永远在星空中闪烁的灵魂却不会知道,那张寄托着他所有意愿的遗嘱彻底成为了一张无用的废纸,被斯大林无情地撕个粉碎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列宁临终时,强烈反对斯大林接班,为何斯大林还能接任他的位置?
文章图片

政治从来都是残酷的,犹如战争一般,唯有强硬者才能笑到最后 。斯大林凭借着自己手中的权势和力量,依托着在革命者队伍中的声望,运用铁血手腕,将阻拦他接权的阻碍一个一个处理,最终还是坐上了苏维埃政权领导人的位置 。
这个心中怀藏着恶虎之人,在掌权之后大力发展着国家力量,却在之后的肃清运动之中,以无辜苏联民众的鲜血平息动乱,杀害了将近六十多万人,这给苏联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痛 。在后世之中,甚至有人评价斯大林时直言他是“暴君” 。
列宁临终前的反对或许正是一个警示,但却在当时被政治污浊所掩盖,现在看来,也许让斯大林接任苏维埃政权,正是苏联共产主义失败的一个隐蔽的起始吧 。
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列宁临终时,强烈反对斯大林接班,为何斯大林还能接任他的位置?
文章图片

小结:
李大钊曾言:“离于众庶,则无英雄 。”斯大林或许在政治上拥有旁人难以做到的手段和头脑,但他的残暴领导却并未给苏联人民带来生活和未来的希望 。
一个国家一旦由暴君统治,则再也没有了法律,也没有了公平 。斯大林继任之后虽然将苏联一度发展成了国际上的强国前列,与美国分庭相抗,但国内人民却依旧身处压迫和阶级之中,在血与泪之中挣扎存活 。革命者信念蒙上了厚厚的灰尘,理想化作乌有,那么又谈何革命火种的继承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