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蒋介石不叫蒋介石,孙中山不叫孙中山

前几天在朋友家翻看一本杂志,有一篇文章介绍蒋介石时写道:“蒋介石,字中正 。”我刚喝下去的一口水全喷了出来 。
朋友忙问看到什么好东西了,我就指给他看,结果朋友一脸的莫名其妙,“蒋介石字中正,有问题吗?”这下该我莫名其妙了,急火火地给他解释:“这都不知道吗?蒋介石其实叫蒋中正,字介石,不是反过来的!”朋友这才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
这位朋友应该说也代表了很多人,一直以为介石就是老蒋的名,字中正,有聪明点儿的还解释说,字“中正”是名“介石”的引申,国界之石嘛,当然得“中正” 。
其实恰恰相反 。
孙中山|蒋介石不叫蒋介石,孙中山不叫孙中山
文章图片

不过周恩来的字是什么呢?恐怕就不是很多人知道了,记住了,叫“翔宇” 。那么,周恩来是不是也该尊称为“翔公”或“宇公”?可以这么叫,但还有一个更广泛的尊称——“周公”,既取周姓之意,又寓意历史上那位鞠躬尽瘁的大圣贤周公,可谓一语双关 。
在文化界,以字名世的就更多了,本来就是文人的事嘛,比如南开大学的创始人张伯苓,本名寿春,字伯苓;复旦大学的创始人马相伯,本名建常,后改名良,字相伯;《大公报》老板张季鸾,本名炽章,字季鸾;被誉为“现代三圣”之一的大思想家马一浮,本名浮,字一浮;民国第一情书高手沈从文,本名岳焕,字崇文,后改成从文;大文学家郁达夫,本名文,字达夫;大散文家梁实秋,本名治华,字实秋;大红学家俞平伯,本名铭衡,字平伯;大画家吴昌硕,本名俊,字昌硕……
还有被小资们尊为姑奶奶的林徽因,其实本来的名字写为林徽音,出自《诗·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 。”“徽音”就是美德、美誉的意思 。林家是名门世家,取这个名字当真是好得不得了,那么为什么又改成了“徽因”呢?
原因是当时还有一位作家叫林微音,虽然有一字之差,但“微”和“徽”不管从字形还是读音上都像得厉害,经常被人搞混,这在文化圈里可是很忌讳的事 。于是,林徽音快刀斩乱麻,直接化“音”为“因”,免得老让人误会 。
【孙中山|蒋介石不叫蒋介石,孙中山不叫孙中山】不过,林徽因改得还是不够彻底,直到今天仍然有不少人写成林徽音,而且在一些写民国文化圈的文章中还经常会出现另一位林微音,更让不明真相的读者困惑不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