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王宏志|中国式尊敬:1793年马戛尔尼对乾隆敕谕的回应( 六 )
回到译者的问题 。马戛尔尼对敕谕翻译提出这样严重的指控 , 没有理由不知道会为译者带来很大的麻烦 , 而且他一定知道敕谕是由北京的西方传教士翻译成拉丁文的 。假如马戛尔尼根本知道拉丁文本没有问题 , 那就是刻意让译者陷于危险的境地 。为什么会这样? 当中的原因是他猜想敕谕是由索德超(Joseph-Bernard d’Almeida, 1728-1805)所翻译 , 因为这位时任钦天监监副的葡萄牙籍传教士索德超 , 在这次使团访华期间获委为“通事带领” , 即首席翻译员 , 更加赏三品顶戴(《上谕英使远来着令监副索德超前来热河照料》 , 同上 , 10页) , 奉旨前往热河 , 负责带领马戛尔尼及其他成员等候乾隆的接见(《内阁大臣和珅奏英使于热河觐见皇帝的礼仪单》 , 同前 , 600页) 。不过 , 马戛尔尼从一开始对他便没有好感 , 第一次见面时二人便有摩擦 , 马戛尔尼通过法籍传教士当面告诉他 , 由于他不懂英语 , 所以不能让他协助使团的翻译工作(Macartney to Dundas, near Han-chou-fu, 19 November 1793, IOR/G/12/92, p.59; An Embassy to China, pp.93-94) , 更在日志中说他虚伪狡猾 , 没有什么学问(An Embassy to China, p.103);而在后来向东印度公司的汇报中更说他品性卑劣 , 且对所有欧洲人都非常嫉妒 , 对英国人尤其不友善 。马戛尔尼在给和珅的信件中诿过于译者 , 大概就是希望能大大地打击索德超 。
文章图片
热河行宫万树园英使觐见场景(威廉·亚历山大绘)
不过 , 马戛尔尼这猜想却是错的 。我们不能确定第一道敕谕的译者是谁 , 不能完全排除索德超 , 但更可能是其他传教士 , 因为第二道敕谕是由贺清泰(Louis de Poirot, 1735-1814)和罗广祥(Nicholas Joesph Raux, 1754-1801)翻译的 。这两位法国籍的传教士跟使团十分友好 , 且提供过不少宝贵意见和帮忙 , 更曾经秘密为马戛尔尼翻译过重要文书 。在使团离开北京快一年的1794年9月29日 , 贺清泰给马戛尔尼写了一封信 , 交代敕谕的翻译问题 。
早在1934年 , 专门研究十七、十八世纪中英关系的普利乍得(Earl H. Pritchard, 1907-1995)从美国康奈尔大学查尔斯·沃森典藏(Charles W. Wason Collection)整理发表了一批由在北京的西方天主教士写给马戛尔尼的信函(Earl H. Pritchard, “Letters from Missionaries at Peking Relating to the Macartney Embassy,”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31, no. 2/3 [1934], pp.1-57) , 当中就包括了贺清泰这封信 , 因此 , 对于信件的内容 , 人们并不陌生 , 但一直没有人留意或提问 , 为什么贺清泰会无缘无故写这封信——只有读过马戛尔尼经松筠转呈的信件后 , 我们才知道贺清泰写信的原因 。
贺清泰在信里说 , 当天他和罗广祥在北京城里吃晚饭的时候 , 临时被征召 , 赶回住所 。一名官员手上拿着一份敕谕的草稿 , 写得很潦草 , 只有他才能读懂 。这名官员一句一句读出来 , 罗广祥和贺清泰一句一句地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 , 他们发现敕谕批评英国人要在中国传教 , 马上提出异议 , 解说英国人只想来做贸易 , 不要传教 , 但官员非常固执 , 要求他们照实翻译 。贺清泰说他们只好“根据惯常的做法 , 我们在这里那里改动了一些表述” , 但却不敢把整段删掉 , 因为朝廷会派遣其他传教士来核对翻译 。那么 , 他们做了什么改动?贺清泰也说得很清楚:他们加进一些对英国国王表示尊敬的说法 , 因为中国人把外国的国王看作小小的头目 , 都是大皇帝的奴隶(“Letter from Louis de Poirot to Lord Macartney, dated Pekin, September 29, 1794, together with translation,” An Important Collection of Original Manuscripts, Papers, And Letters Relating to Macartney Mission To Pekin And Canton, 1792-1794, vol.7, doc.308, Charles W. Wason Collection, Cornell University, The Earl George Macartney Collection - Archives Unbound Gale) 。此外 , 在信中贺清泰又谈到英国放弃天主教、改奉基督新教为国教的事 。他说这改教在中国也早为人知 , 已超过一个世纪 , 这是因为英国商人时常把一些钟表带到广州 , 上面往往有猥亵粗鄙的微型人像 , 惹来很多天主教徒的不满 , 认为这是英国人放弃了古老宗教的结果(同前) 。
推荐阅读
- 马戛尔尼使团为何会受到乾隆热情的招待呢?【图】
- 等到马戛尔尼来访时,乾隆为何要赶走他?
- 马戛尔尼|乾隆为何拒绝马戛尔尼的通商请求,不是自大,而是发现一个大阴谋
- 马戛尔尼|马戛尔尼率使团来中国,乾隆傲慢愚昧令人发指,所有好东西全当成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