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戛尔尼|王宏志|中国式尊敬:1793年马戛尔尼对乾隆敕谕的回应( 七 )
尽管贺清泰在信中没有提及马戛尔尼在1793年11月写给和珅的信 , 但从上面所交代的内容可以看见 , 他其实是在正面回答马戛尔尼在信里所提的指控 , 包括英国人改奉基督教以及敕谕中含有侮辱性言词问题 。他承认拉丁译文不完全忠实 , 但他们所作的改动是对英国人有利的 。此外 , 他清楚告诉马戛尔尼 , 第二道敕谕是他和罗广祥翻译的 , 就是希望马戛尔尼不要再批评或攻击敕谕译者;他大概也猜想到马戛尔尼误以为敕谕是索德超所译的 , 因为他在信中特别提到索德超 。他请求马戛尔尼不要相信另一名法国传教士梁栋材(Jean Joseph de Grammont, 1736-1812)的说法 , 因为梁栋材刻意传播一个信息 , 让人以为索德超要破坏使团 , 让他们失败而回 , 但其实索德超为人很怕事 , 没有做过什么负面的事 , 正好相反 , 贺清泰说自己在热河时亲眼见到索德超说过赞赏马戛尔尼的话(同前) 。从贺清泰这封信看来 , 马戛尔尼对敕谕译者的批评 , 很可能对贺清泰和罗广祥造成一些影响 , 起码他们是知道马戛尔尼给和珅这封信对敕谕译者的指控 , 否则贺清泰也不用逐点回应马戛尔尼的问题 。这是不足为怪的 , 因为松筠在送呈奏折后 , 上谕指令把马戛尔尼的禀文交索德超翻译 , 贺清泰应该很容易便知悉禀文的内容 。
文章图片
詹姆斯·吉尔雷(James Gillray)绘马戛尔尼使团觐见乾隆皇帝漫画
还可以指出的是 , 马戛尔尼在这时候还刚学会了一种“中国式尊敬”(a style of Chinese respect , 见IOR/G/12/93, vol.2, p.188) , 就是不会直接指斥在位者的错误 , 而是诿过其下属 。在马戛尔尼阅读乾隆第二道敕谕时 , 发现当中有“尔使臣之妄说 , 尔国王或未能深悉天朝体制”的说法(《大清皇帝为开口贸易事给国王的敕谕》 ,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档案史料汇编》 , 174页) , 曾立刻向松筠提出抗辩 , 说明自己作为英国国王的代表 , 所有请求都是来自英国国王的 , 但他得到的解释是这是解决政治难题的方法 , 中国人的习性相信一个国家的君主不会提出让其他君主不能接受的要求 , 所以会说成是臣民的责任 。马戛尔尼对此是不满的 , 认为虽然这显示对英国国王的尊重 , 但对于作为国王代表的他本人却不太恭维 , 不单在日志里记下这事(An Embassy to China, p.166) , 就是在这封给和珅的信中又再一次提及 。如果马戛尔尼这次在给和珅的信的确是故意诿过于译者 , 以译文作掩饰 , 从而批评乾隆的敕谕 , 那就是这种“中国式尊敬”策略的活学活用了 。
推荐阅读
- 马戛尔尼使团为何会受到乾隆热情的招待呢?【图】
- 等到马戛尔尼来访时,乾隆为何要赶走他?
- 马戛尔尼|乾隆为何拒绝马戛尔尼的通商请求,不是自大,而是发现一个大阴谋
- 马戛尔尼|马戛尔尼率使团来中国,乾隆傲慢愚昧令人发指,所有好东西全当成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