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德国败局已定,为何苏联还要伤亡30万人为代价,对柏林进行强攻?

1945年4月16日 , 苏军发起了共计262万的部队 , 对拱卫首都柏林的80万德军发动了进攻 , 这也是欧洲战场最后一场大规模战争 , 战斗进行的异常激烈 , 双方投入了3万门火炮和3000多辆坦克 , 将近6000多架飞机 , 虽然苏军凭借着优势潮水般的发动猛攻 , 然而不断后退的德军却依然没有放弃 , 在柏林的街巷中和苏军展开激烈的枪战 , 最终在5月9日 , 德军统帅部代表在柏林递交了无条件投降书 , 标志着战争的结束和德国的投降 。
柏林|德国败局已定,为何苏联还要伤亡30万人为代价,对柏林进行强攻?
文章图片

在1945年2月1日 , 苏军已经抵达了奥得河西岸 , 距离柏林只有60公里 , 也就是说 , 在柏林战役发起的两个月前 , 苏军已经是兵临城下 , 但是他们要扫清侧翼 , 因此进行了东波美拉尼亚战役 。
此时的英美方面的统帅 , 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等人也在紧密的进行商议 , 美英军是否有进军柏林的必要 , 他们的兵团 , 同样抵达了易北河 , 柏林320公里远的地方 。虽然距离比苏军长 , 不过此时西线德军只有26个装备不齐的整编师 , 防御比起东方弱上不少 。
【柏林|德国败局已定,为何苏联还要伤亡30万人为代价,对柏林进行强攻?】
柏林|德国败局已定,为何苏联还要伤亡30万人为代价,对柏林进行强攻?
文章图片

但是最终美英方面认为 , 柏林已经失去了战略价值 , 仅仅是一个胜利的标志 , 倒不如“顺水人情” , 将占领柏林的功劳给斯大林 , 因此到了三月份 , 盟军第21集团军群和第12集团军群改变原有战略目标 , 一部进攻易北河将德军分割并与红军会师 , 另一部东进向奥地利进军 。他们的首要任务 , 是拿下德国的工业心脏 , 鲁尔工业园区 , 这个地方在1944年就为德国生产了7万门大炮 , 是德国的经济命脉所在 , 同时驻扎着西部最强大的力量 , 纳粹德国陆军元帅莫德尔的第五和第十五集团军 。最终英美盟军也就没有进攻柏林 。
柏林|德国败局已定,为何苏联还要伤亡30万人为代价,对柏林进行强攻?
文章图片

而势力的划分 , 早在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中就已经明确 , 柏林的大部分被确定为苏联的势力范围 , 美国人也不存在傻到为将来的对手领域付出重大的伤亡 。
而对于斯大林和苏联而言 , 进攻柏林的政治意义也是极为重要的 , 拿下柏林 , 也就代表着他们的卫国战争彻底胜利 , 对士气的鼓舞有着重要的帮助 , 此时的苏联 , 虽然胜利但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 经济濒临崩溃 , 国内矛盾极其严重 , 而柏林的占领 , 也能够给所有苏联人打上一针强心剂 。出于种种考虑 , 也就确定了最终占领柏林的 , 是苏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