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关羽大意失荆州,战前孙权特意叮嘱不要杀关羽,为何吕蒙不听?

三国时期诸侯混战于中原,为了抢夺地盘和资源打得不可开交,随着中原形势的不断变化,尤其是曹操势力逐渐统一和掌控了北方之后,原本偏安一隅的荆州成为了各方势力竞相抢夺的地方 。
荆州扼守中国南北,东可越长江天堑,西可图进巴蜀,北可反攻中原,战略意义不言而喻 。荆州从刘表割据伊始,历经曹操、孙权、刘备先后掌控,最终在刘备麾下大将关羽的镇守下安枕无忧 。
可关羽自视甚高,让东吴少壮派代表吕蒙有机可乘,遂白衣渡江攻占荆州,关羽兵败身死,在《三国演义》中关羽地位超然,在吕蒙行动前孙权交代不要袭杀关羽,为何吕蒙不听呢?
关羽|关羽大意失荆州,战前孙权特意叮嘱不要杀关羽,为何吕蒙不听?
文章图片

图片:吕蒙在东吴剧照
【关羽|关羽大意失荆州,战前孙权特意叮嘱不要杀关羽,为何吕蒙不听?】从东汉末年开始一直到孙权建立东吴政权之初,一共历经了四位大都督,这四个人中有鹰派也有鸽派,始终没有一派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
最早的周瑜是典型的鹰派,他从来就不对刘备、曹操等人抱有希望和幻想,甚至多次想要解决掉刘备 。后来的鲁肃是鸽派,在他的主张下,东吴和刘备结成同盟共同抗衡北方的曹操 。
而到了吕蒙时期,他本人又是鹰派,向来主张收复荆州,对外扩张,后陆逊时代重返鸽派,促使孙刘再度联盟,除了四位大都督之外,东吴的朝臣也有这两派之分,这是东吴政治的一个特点 。
关羽|关羽大意失荆州,战前孙权特意叮嘱不要杀关羽,为何吕蒙不听?
文章图片

图片:孙权与周瑜剧照
2、孙权的目的
以张昭为首的诸葛瑾、张温等大臣,主张以柔和的政策对待荆州和关羽,确保联盟不破裂的原则,而以吕蒙为首包括朱桓、潘璋等在内的武将则主张强取荆州,斩杀关羽以确保东吴根基大业 。
孙权作为东吴政权的掌舵人,从小就跟着父亲和兄长耳濡目染,自然对其内部存在的问题了然于胸,荆州取不取,关羽杀不杀,孙权自己思考了也不是一日两日 。
在他看来,完成霸业或者至少确保江东安稳才是关键,而这个前提就是要让满朝的文武团结在自己手下,万不能因为别的事情将朝堂割裂,而从大局和细节来看,夺取荆州是必然的,那杀关羽也是必然的,孙权自然会偏向于鹰派 。
关羽|关羽大意失荆州,战前孙权特意叮嘱不要杀关羽,为何吕蒙不听?
文章图片

图片:张昭、孙权、诸葛瑾剧照
暂且不说《三国演义》中,孙权劝说吕蒙不要杀关羽是否真实,单单从政治形势和个人风格上来看,即便是有这样的事情,那也是表面文章,暗地里也肯定会默许吕蒙斩杀关羽 。
综上所述,与其说吕蒙因为个人恩怨或者有野心,特意越俎代庖斩杀了关羽,还不如说真正想杀关羽的是孙权 。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