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百年前,张之洞临终前悲叹“我死后,中国可能要灭亡了”


张之洞|百年前,张之洞临终前悲叹“我死后,中国可能要灭亡了”
文章图片

二、得到重用,一路晋升
对于清朝末年的时政,张之洞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他看到朝廷里有太多蛀虫,这些官员只会用清朝的银子给自己贪图享乐,其中以这种人为代表的就有刘坤 。刘坤是当时手握实权,在整个朝堂上都影响力十分大的人物,他位高权重,声望高,连慈禧太后都不敢动他 。
张之洞也看出了慈禧太后对刘坤的想法,便主动请缨帮慈禧太后消灭了这个麻烦 。从这件事之后,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张之洞,张之洞本人的能力也十分强,他处理任何事情都十分游刃有余 。
在他手中就有十分多棘手的事情被他处理成没有瑕疵的事,于是朝廷上的官员都发现了他极强的能力,纷纷对他侧目 。与此同时,慈禧太后也发现这个有能力的大臣和另外一个十分有名的大臣做事风格十分相近,他就是曾国藩 。
曾国藩对于清朝朝廷来说,当然是一个功不可没的大臣,但是却是慈禧太后的眼中钉 。因为曾国藩做任何事情都是从清朝朝廷出发的,不会考虑慈禧太后的利益 。
然而张之洞却不一样,张之洞做任何事情都处处为慈禧太后着想 。而且太后从这种对比中越来越重视张之洞,张之洞的晋升之路十分之快,不久,他的官职就和曾国藩达到了同一等级 。
张之洞|百年前,张之洞临终前悲叹“我死后,中国可能要灭亡了”
文章图片

三、生前操劳国家,临终惦记的还是国家
张之洞在官职晋升正快之时,慈禧太后将他调到了山西任职 。慈禧太后不仅饱受山西问题的困扰,并想用这个机会让张之洞在所有人面前展露头角 。山西这个地方官员十分的腐败,而且加上鸦片在这片地区肆虐,已经让所有百姓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对它的整改迫在眉睫 。
被派到山西的张之洞把山西官僚的整个体制从上到下全部改革了一遍 。作为洋务运动的发起者,他还主张西学中用,他不仅在山西大力发展教育,创办了学堂,还在当地创办了民办企业,有名的如汉阳铁厂 。在他探索中国自强求富的道路上,使中国重工业有了重大的发展 。
张之洞|百年前,张之洞临终前悲叹“我死后,中国可能要灭亡了”
文章图片

同时,在张之洞在武汉任职的时候,在他的领导之下,很多重工业都坐落在武汉 。张之洞守着这么重要的地方,还能对朝廷一片忠心 。
不久之后,义和团运动就爆发了,尽管张之洞对这个农民起义的运动积极镇压,但是朝廷却一直不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一直到帝国主义加入这场斗争,朝廷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 。
八国联军攻打进北京城的时候,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张之洞在前期无论怎样努力保住国家,还是抵挡不住帝国主义的铁蹄踏入北京 。他的心血付诸东流,怎么样都改变不了一个王朝走向死亡的命运 。
张之洞|百年前,张之洞临终前悲叹“我死后,中国可能要灭亡了”
文章图片

在慈禧太后死后,整个朝廷都忙着逃亡,只有张之洞一个人还在为这个王朝设法改变命运 。然而在1909年的时候,张之洞也没有办法努力了,在他死前,他对他的子孙留下遗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一定要重视百姓的诉求,不然整个国家都会因此结束 。
【张之洞|百年前,张之洞临终前悲叹“我死后,中国可能要灭亡了”】就这样,这个为清政府操劳一世的大臣去世了 。在张之洞去世的两年后,清王朝再也没有气运再运转下去,就这样一个王朝至此落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