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荆州出土越王古剑,引人“滴血认主”,专家:现代科技无法破解

上世纪60年代中期,考古学家在楚国故地湖北省荆州市望山楚墓群中发现一把埋藏了2400多年的宝剑,剑身纹路清晰,锋利无比 。当时,一工作的人员曾因不小心而被剑割破手,血流不止,引起考古人员的高度重视 。
据考证发现,这把剑可能是越王勾践的佩剑 。春秋中后期的吴越两国锻造工艺先进,郭沫若曾赞叹到:“越王勾践破吴剑,专赖民工字错金 。”之所以如此,与战争有很大关系 。东南沿海地区的吴越两国互相攻伐,国势日益壮大,先是吴王阖闾称霸诸侯,后是越王勾践(拼法错误,当叫“句践”)“卧薪尝胆”,一举成为春秋最后霸主 。
越王|荆州出土越王古剑,引人“滴血认主”,专家:现代科技无法破解
文章图片

薛烛铸造出神剑纯钧的时候,并没有打算将之交给越王 。不过,越王很快得知消息,便随机挑选时间到薛烛工作的地方去看望,在剑纯刚出炉的时候就将其截获,最后据为己有 。
薛烛认为“纯钧”和勾践品性非常相似,认为他们有缘,因此为勾践做最后的功夫,将8个字印上去,表示纯钧永远归属于勾践 。
纯钧的确是绝世好剑,流传2000多年依然没有生锈 。那么,剑的身上有哪些秘密呢?
专家认为无法破解其中的奥秘
纯钧已经确定就是越王勾践的佩剑,不过出土的地方并不在吴国的管辖之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越王|荆州出土越王古剑,引人“滴血认主”,专家:现代科技无法破解
文章图片

目前主要有两个说法 。第1个是嫁妆说,认为勾践曾经把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姬,由于太喜欢这一女儿,加之为加强吴楚两国的关系,他就将随身佩剑随嫁,用以表示对这一桩婚姻的重视 。后来,楚王将它赏赐给了某一位贵族 。
第2种说法是战利品 。公元前309年至306年,楚国曾经对越国动兵,于胜利的过程中将纯钧缴获,后成为楚国贵族的随葬品 。
两种说法一直争论不休,化学家则不怎么关心这一问题,而是关注纯钧本身的铸造工艺 。1977年12月,复旦大学、中科院和北京钢铁学院对纯钧进行检测,采用质子X荧光非真空分解析其构造成分,得出青铜合金分配的准确数据表 。
从表格上可以看到,“纯钧”不是简单的青铜剑,其主要成分为铜和锡,还有少量的铝、镍、硫等金属物 。剑身的黑色菱形花纹不是后期形成,而是在锻造的过程中通过硫化处理,让其颜色出现变化 。
越王|荆州出土越王古剑,引人“滴血认主”,专家:现代科技无法破解
文章图片

让专家们感到惊讶的是,剑刃上的打磨工艺可以同现代的精密磨床所生产出的产品相媲美 。“纯钧”最独一无二的地方就在于各个部位作用不同,所包含有的铜和锡的比例不同 。
剑脊含铜较多,所带来的好处也很多 。一、是可以保持剑韧性好,二、是不容易折断 。在剑刃部分适当调节含锡度以后,可以保证剑锋利而不易磨损 。剑身上的含硫高,主要是用于防腐蚀 。
“越王勾践剑”还有一个非常高层次的秘密,那就是剑本身不是单一的初成品,它的外部还镀有一层含铬很高的金属层 。要知道,铬耐腐蚀性非常高,属于相当稀有的金属,想要将其提炼极其困难 。再者,它本身非常耐高温,熔点大约在1857℃以上 。
关于这一部分,专家们尚未了解到2000多年前的正处于青铜黄金时期的越国是如何提炼出铬的 。据检测发现,地表岩层中的铬含量非常少,一时半会不可能提炼出可以用来铸剑的总量,这成为了待解的谜题 。
越王|荆州出土越王古剑,引人“滴血认主”,专家:现代科技无法破解
文章图片

结语
周朝以后,中国的历史基本上已经进入到有文字记载的时代 。不过,对于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方面的知识,目前依然知之甚少 。比如,秦国锻造出了战国时期最强的弓箭,但是发展到汉朝以后,当时的锻造工艺居然出现断层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