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读上海点
沪申故事
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文章图片

“轧闹猛”
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文章图片

上海人喜欢“轧闹猛”,“轧闹猛”来源于上海民间正月里祭祀猛将的习俗 。
猛将是老百姓心中的神,传说他是个勇猛的将军,死后化身为职掌驱蝗的神,守护农田庄家不受蝗虫侵害 。
每年正月十三,上海民间有“抬猛将”巡游的风俗,热闹非凡 。农历七月十五,上海的农田遍插五彩三角纸旗,称作“猛将令旗”,表示猛将下令驱除害虫,人声鼎沸 。
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文章图片

上海广袤的土地,到处都找得到大大小小的猛将庙,附近的百姓随时可以祭祀,祈求平安 。
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文章图片

猛将庙
虹口区吴淞路海宁路口附近有条弄堂,至今还留着“猛将弄”的名字 。
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文章图片

猛将弄
“猛将弄”里,过去就有个“猛将庙”,据说本来在老城厢陈士安桥街 。20世纪初,城隍庙一次“三巡会”引起的火灾,烧毁了“猛将庙”,人们将庙迁过来修复重建 。二三十年代,这一带有“小东京”之称,人来人往十分热闹 。
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文章图片

如今的“小东京”
后来,租界的“花会”(一种博彩赌博组织)也搬进了猛将弄,上海热衷博彩的男男女女,都涌进猛将庙里拈香拜神,喧嚣嘈杂,拥挤不堪,上海人称之为“轧闹猛” 。
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文章图片

“花会”
上海人喜欢“轧闹猛”,但是有分寸,不会“野豁豁”没节制,“闹猛”一时而已,大多时候,上海人还是喜好心静娴雅 。
传说,上海的母亲河吴淞江里也有个猛将,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无颜回江东,化作吴淞江的河神,河神经常发怒,掀起滔天巨浪,俗称“霸王潮”,造成水灾 。
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文章图片

霸王潮
为了节制“霸王潮”,吴淞江两岸先后造起了七十几座供奉汉代功臣的寺庙、祠堂,如嘉定流域的萧公庙(萧何)、宝山流域的彭王庙(彭越)、桃浦流域的陈平庙、闵行流域的纪王寺(纪信)等,老百姓祭祀汉朝名臣,祈盼汉朝名臣再次打败楚国猛将,镇伏“霸王潮”,回归风平浪静 。
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文章图片

闵行流域的纪王寺
春节里,刨根问底“轧闹猛”,拜年闲聊凑份热闹,恭贺2021新年快乐!
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文章图片


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文章图片

【上海|今年过年,围炉闲聊“轧闹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