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_历史|日本学者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


日本_历史|日本学者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
文章图片

陆秀夫 , 南宋爱国将领之一 , 在崖山之战中顽强抵抗 。同时 , 也是他背着南宋最后的小皇帝投入了崖山的海底 , 所以崖山之战也称为崖山海战 。陆秀夫背着小皇帝的这一跳 , 也代表着宋王朝的彻底战败 , 宋朝自此灭亡 。
在中华文化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汉文化”最终因为汉人的败给了异族 , 地位不断下降 。中华历史上的游牧民族统治时期也随着成吉思汗率领草原铁骑进军中原而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日本_历史|日本学者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
文章图片

2、山中无老虎 , 猴子称大王
汉人的统治 , 开始被划上句号 。这就意味着“汉本位”的文化也将被划上句号 。也正是如此 , 一直崇拜汉文化的日本开始蠢蠢欲动 。
自中国汉朝开始 , 就有众多的使者被派遣出去 , 在唐朝时期最多 。就如现在日本许多的著名城市古屋 , 大坂等的建筑都有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影子在里面 。
所以说 , 在中国汉文化的学生里面 , 日本可以说是最痴狂的 。在看到汉文化的中心倒了之后 , 便开始瞧不起中国 , 认为只有自己的文化才是最正宗的汉文化 。殊不知自己的文化也是模仿学来的 。
日本_历史|日本学者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
文章图片

宋朝这个老虎倒下了 , 日本则开始认为自己才是最终汉文化的集大成者 , 并以此沾沾自喜 , 但这并不影响日本在元朝的心中只是一个抓耳挠腮的毛猴子 。
也正是如此 , 自宋朝之后 , 日本屡次在中国边境闹事 。元朝时忽必烈为了抗击日本 , 曾两次发动大军远征日本 , 但却由于其占据优势地位最终都失败了 。
猴子称大王最终给曾经的老虎带来了深重的伤害 , 明朝的烧杀抢掠 , 海盗肆行 , 清朝的甲午战争 , 使得清政府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种种的滔天罪行 , 都体现着日本根本久没有学到汉文化的内在本质 , 可以说皮毛都算不上 。
老虎就是老虎 , 本身自带的独特气质 , 是别人怎么模仿都模仿不来的 。
日本_历史|日本学者为什么说:“崖山之后无中华,明亡之后无中国”?
文章图片

3、在传统中进步 , 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
日本之所以敢在宋朝灭亡后就如此肆无忌惮 ,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元朝的统治者是蒙古族 , 不是汉族 。他认为蒙古族的统治没有汉文化作为基础 , 势必会逐渐落后下来 , 最终不断衰落 。
不仅如此 , 在清朝末期 , 日本同时也完成了变法图强 , 看着腐败落后的清王朝 , 愈加给了他吞并强大中国的信心 。他们认为 , 只有日本和中国统一 , 才是对中国的拯救 , 才是汉文化最后的发展机会 。
在1894年 , 日本的学者宗方小太郎写下了《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 , 这篇文章也就是“明亡之后无中国”的最终来源 。日本认为他们和中国同宗同源 , 侵略中国是来拯救中国的 。
但是他们忘了 , 他们的汉文化是学来的 , 真正的汉民族虽然在宋朝以后不再是统治者的地位 , 但汉民族并没有消亡 , 这就意味着汉文化还在 , 汉文化的传统还在 。中国的文化自信一直都在中国人的身上 , 不是简单的一句拯救 , 随便一句口号就会消失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