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仪|明知郭子仪七十高龄,唐代宗却赏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是高明( 二 )


郭子仪也明白,要想护国,不能没有地位 。因此,年过七旬的他,经常摆下奢华的酒席,召集众多美女,整日载歌载舞 。此外,他每年俸禄二十四万贯,宅子占亲仁里四分之一 。
每有权贵来访,他从不屏退歌舞,唯有一次例外 。卢杞前来拜访,郭子仪急忙让家人退走 。事后家人不解,郭子仪说:“卢杞长相丑陋,而又妒贤嫉能 。让你们留下,你们肯定嘲笑他的长相 。待我故去,他若发迹,必毁我满门”!
后来,卢杞果然成了一代奸相,对嘲笑过他的人痛下杀手 。除了生活奢华外,不得罪小人,也是郭子仪的智慧所在 。任何时候,只要一个人想办大事,就一定会有小人阻扰 。小人是除不尽的,要做实事的人,一定不能和他们纠缠 。和除不尽的小人纠缠,纵得贤名,也将一事无成 。
郭子仪|明知郭子仪七十高龄,唐代宗却赏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是高明
文章图片

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殆二十年 。
4年之后,吐蕃再次来犯,依旧为郭子仪所平定 。唐代宗不吝赏赐,郭子仪生活奢华,对小人忍气吞声,换来了大唐的安宁 。直到7年后,郭子仪年近八十,依旧在抵抗吐蕃的前线 。
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 。
公元781年,郭子仪病逝,享年85岁,赐号“尚父” 。郭子仪的一生,完美地诠释了:功高震主而能善终的境界 。名扬天下,再造大唐;为人臣子,尽忠职守;为人夫父,家族祥和 。郭子仪为将、为人、为臣,足称完人 。
权力是一时的,智慧是永恒的 。中国历史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周朝之后,再无贵族,或者说人人都是贵族 。我们失去了,一群拥有贵族身份的人;却产生了一片,可以传承智慧的净土 。
人人皆可为君子,人人皆可雄如龙,而其中关键就是——智慧 。书本上的、书本外的、帝王将相的、平民百姓的,各有各的智慧,各有各的生存方式,这就是我们的文化根基 。
郭子仪|明知郭子仪七十高龄,唐代宗却赏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是高明
文章图片

曾国藩曾经说过:“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
他能以中人之资,而成一代“圣贤”,就在于日夜勤学苦读 。曾国藩的书桌上,常年摆着一本奇书——《智囊全集》 。此书为明代冯梦龙所作,从先秦到明代,记录着1238则名人智慧故事,取材于帝王将相、士子儒生、女子平民,专门分析他们的锦囊妙计 。
郭子仪|明知郭子仪七十高龄,唐代宗却赏他6个绝色美人,4年后才发现真是高明
文章图片

曾国藩日夜捧读,纪晓岚倒背如流,康熙只允许内部流传,都是为了传承《智囊全集》中智慧 。因为,唯有智慧,才是“英雄不问出处”的立身之本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