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康熙儿子很多,除了参与九子夺嫡的,其他的儿子后来怎么样?( 二 )


胤祹是康熙所有儿子中寿命最长的儿子,他一直活到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才去世,享年78岁,而胤祹的母亲定嫔则更能活,定嫔活了将近100岁,在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以97岁高龄去世,定嫔也是清代历史上最长寿的妃嫔 。
胤祹生性低调内敛主要是跟他自幼就被康熙交由孝庄太后的丫头苏麻喇姑抚养有很大关系 。
历史上苏麻喇姑比康熙大了40多岁,和孝庄太后差不多大,活了93岁才去世,在康熙时代是一位特殊的皇宫服务人员,她身份虽然只是孝庄太后的陪嫁丫鬟,但是由于她忠于孝庄太后,而且对幼年的康熙有呵护、抚养和教育之恩,所以自幼父母双亡的康熙视其为母亲一般 。
康熙|康熙儿子很多,除了参与九子夺嫡的,其他的儿子后来怎么样?
文章图片

胤祹出生不久正好孝庄太后去世,已经年过70多岁的苏麻喇姑因此深受打击,成天郁郁不乐,康熙为了转移苏麻喇姑的注意力,所以把出生不久的胤祹交由苏麻喇姑抚养,希望借着胤祹能转移苏麻喇姑对孝庄太后的悲伤之情 。
果然苏麻喇姑由此开始尽心尽力抚养胤祹,由于苏麻喇姑在孝庄太后影响下,非常信奉佛教,所以苏麻喇姑从小就教育胤祹一切随缘,不争不抢,低调内敛 。
正是在苏麻喇姑的尽心教育下,胤祹谨遵苏麻喇姑的教诲,不过问政治,也不参与皇位之争,可以说胤祹的人生是带有佛系的人生 。
胤祹在康熙时期无欲无求,没有太多的表现,所以康熙想封他爵位都没有由头,因此胤祹在康熙时代只被封为固山贝子的爵位 。
不过康熙倒是对胤祹很欣赏,苏麻喇姑在93岁高龄去世时,胤祹以皇子身份坚持要为一生只是孝庄太后陪嫁丫头的苏麻喇姑披麻戴孝守灵得到了康熙许可,康熙由此认为胤祹是至诚至孝之人,对他这种行为大加赞赏 。
不过至诚至孝的人未必要重用,而且这样人也都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老实人,因此这样的人在政治场上是吃不开的,也幸亏胤祹是皇子,如果是普通人,也混不进政治圈了 。
老实人在政治场上是混不开的,胤祹在雍正即位后被封为履郡王爵位,但是很快因为胤祹老实,雍正就褫夺了他的郡王爵位,又将他降为贝子 。
即便如此,胤祹还因为小错,将乾隆生母姓氏写错了,被雍正连贝子爵位都剥夺了,降为了护国公 。直到雍正后期,胤祹才再度被雍正恢复了履郡王爵位 。
胤祹在康熙和雍正两朝甚至在乾隆时期,大多数时间都是管宗人府的事情和一些礼仪事情,比如王公贵族婚丧嫁娶,不过胤祹倒是主持葬礼比较多,胤祹主持葬礼生涯中最辉煌一幕的就是主持哥哥雍正的葬礼 。
雍正去世后就是由胤祹主持的葬礼,由于胤祹主持葬礼非常让乾隆满意,所以乾隆因为胤祹主持雍正葬礼有功,即位后就册封胤祹为履亲王,命胤祹专职掌管宗人府和礼部事宜 。
乾隆对胤祹母子还是非常不错,后来由于胤祹是乾隆在世的叔叔中最年长的叔叔,所以乾隆下旨胤祹享有御前免跪待遇,还批准他可以乘轿子进入皇宫 。
而且因为胤祹的母亲定嫔太能活,所以乾隆尊其位祖母皇太妃,逢年过节或定嫔过寿,乾隆必定亲自到胤祹府上去问候定嫔 。
乾隆这一生写的几千首诗中还有很多诗是写给胤祹和他的母亲定嫔的诗,可见乾隆对胤祹这位叔叔和皇祖母定嫔还是非常不错 。
胤祹在康熙朝不冷不热,在哥哥雍正朝只能说是马马虎虎,到了乾隆朝才得到了尊重,还算是侄子乾隆对他比较不错了,而且胤祹寿命还很长,所以在康熙的所有儿子中就属胤祹的佛系人生结局最好 。
十五子胤禑:由雍正生母德妃亲自抚养长大的皇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