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此人在朝堂上大声与武则天辩论,武则天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屈服

【武则天|此人在朝堂上大声与武则天辩论,武则天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屈服】武则天想当皇帝,反对她的人很多,不是口头反,而是真刀真枪地反 。
公元688年,琅邪王李冲募兵反武,武则天命丘神勋征讨,李冲不敌,被杀死 。随后,李冲身边的同谋者也被武则天杀死,武则天还不放心,又发动老百姓告密,看能不能找出更多李冲的“同谋者” 。
武则天|此人在朝堂上大声与武则天辩论,武则天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屈服
文章图片

徐有功继续讲道理:“收债是事实,但买弓箭一事是李冲所为,与颜余庆无关 。另外,这个案子证据不足,连书信这样的证据都没有找到,但是人却招认了,屈打成招的嫌疑很大……”
接下来,徐有功仔细分析了此案的疑点,又大谈儒家以德治国,德主刑辅,应轻刑罚……
徐有功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条分缕析,武则天的声音越来越小了,后来没有了,大堂上只剩徐有功在那侃侃而谈 。最后,徐有功讲完了,武则天说:“好吧,好吧,颜余庆到底是不是支党?你去仔细查明,再来上奏 。”
这说明,这场辩论徐有功胜了 。
之后,徐有功重审颜余庆,判以“支党”罪,武则天也批准了 。
徐有功为什么能成功?
一则是因为案件本身的不公,大家都心知肚明 。二则是因为武则天利用来俊臣等人搞了过多的冤案,影响到了她的形象,她觉得要改一改了 。第三个原因,是因为武则天爱惜徐有功这样的人才;要知道,武则天此人虽然手段狠辣,但她也称得上是个心胸宽广、惜才爱才的统治者 。
武则天|此人在朝堂上大声与武则天辩论,武则天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屈服
文章图片

徐有功在唐朝知名度很高,他办案从来都遵循“力求宽仁,从不轻易动刑”的原则,在蒲州任司法参军时,徐有功三年未动一次杖刑,可是效果相当好,竟然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地步,当地百姓亲切地称徐有功为“徐无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