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我国古代分明有很多真金白银,为什么在现代却很稀缺呢?

我国虽是“金银”大国,但自古以来“黄金白银”都是稀缺之物 。不能说古代就很多,现代少 。其实讲到白银和黄金的储量,我国现代的储备才是历史上的最高峰值,之所以觉得“现代稀缺”,那是因为对照的社会阶层不一样 。
先说一组数据 。
我国古代的黄金储量,在汉代达到了一次高峰期,到了王莽末年,长安城中被王莽以新的货币政策收拢的黄金大概达到了170吨,而此后每年社会中的黄金总量都在增长,一直到公元1850年,也就是清朝时期,我国的黄金储量达到了800吨,这应该属于封建时代的最高峰 。
可是我国现代的黄金储备却是直接破万 。
在2019年的统计中,我国的黄金储量已经达到了1.4万吨,这个数据要比清朝的800吨翻了近二十倍,所以我们现在的黄金是更多了,而不是少了 。
白银|我国古代分明有很多真金白银,为什么在现代却很稀缺呢?
文章图片

可随着社会发展,银子的交易方式方式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现代货币制度的完善,让金银逐渐退出主流的消费市场 。现在咱们去消费,总不能拿出一块碎银来支付,不管是消费者还是商家,对这种落后的“消费方式”大致都是不能接受的 。因为金银本身的“高误差性”,金银还有“纯度”的区分,作为货币并不现实 。
但金银也不能说彻底无效 。
起码在“饰品”的领域中,金银作为了“装饰金属”成为了咱们生活中的奢侈品 。这种“属性”的转移,是造成金银在生活中少见的根本因素 。在古时候,流传下来的“穿金戴银”的思想传统,到了现在也是一样盛行 。如男女新婚,那么就必然是穿金戴银,而这些曾经的货币,已然成为了一些人的耳环、戒指,不再是随意拿出来消费的货币 。
最后 。咱们再说说历史错觉感 。
在清朝中后期,我国以大量的特色产品出口国外,赚取了大量的西方强国的白银 。例如英国,一度被清政府的出口造成“白银逆流”,清朝集聚了世界的大量白银,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白银储备国,而且这还是通过贸易得来的 。
白银|我国古代分明有很多真金白银,为什么在现代却很稀缺呢?
文章图片

于是面对贸易强大,但是实力弱小的清朝,西方列强开启了侵略的历程,他们以各种手段来掠夺曾经失去的白银 。
在1842年的中英《南京条约》中,清政府赔偿给英国大约1470万两白银,将近1500万两的白银让清政府疼痛不已 。
但这种局面并没有消失,在1858年,又在《天津条约》中赔给英国400万两 。
1860年追加至800万两 。
在1881年以及1895年,面对法国和俄国的赔款中,清政府又继续赔偿了将近3700万两白银 。最严重的还是在1901年的《辛丑条约》,清政府赔偿列强四万万两白银,实际数额为4.5亿两,并且还是分期,加上利息高达9.82亿两白银 。
不说别的,自1840年起,一直到清朝灭亡,这庞大的赔款都能让清政府把曾经的白银储备全被搭出去 。
在历史发展事实上,我国在近代历程中,白银和黄金的确有着巨大的外流损失 。但同样的,我国的贸易其实一直又在维持着这种“流失”的平衡 。
白银|我国古代分明有很多真金白银,为什么在现代却很稀缺呢?
文章图片

清朝虽然被列强勒索,但是清朝的贸易能力还是很强,赔款的损失在数十年的岁月中,又通过各种各样的贸易渠道重新输回我国 。而庚子赔款,实际上在执行到一半的时候,帝国主义列强纷纷战败倒霉或者各种倒霉,他们先后放弃了赔款的需求,还退回了大量的赔款回我国 。
流失必然存在,但没有当年发生赔款之时那么庞大 。
这种“流失”因为耻辱而导致“一成不变”的印象深入人心,但实际上,世界格局不是一成不变的,流失的金银其实在数十年的发展中,被逐渐强大的中国以各种方式取回,所以这种“稀缺”,其实是过去屈辱历史造成的一种“错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