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1960年,当张学良再遇宿敌何应钦

乱世浮沉,有人为功为名而汲汲营营,有人心有坚守而始终不离,在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过程中,无数革命先辈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与此同时,野心勃勃的投机者也在角落里虎视眈眈 。
但是无论如何,在时代的洪潮中,那个能人辈出的时代,涌现出了各方枭雄,但是,岁月忽老,时光不散,英雄迟暮之后再相遇,又会是怎样一番场景呢 。
1936年的西安事变,成为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序幕,所有人都在称赞张学良的大义,挽救民族危亡,不顾个人仕途,然而从未有人想过,西安事变改变了新中国,却也改变了张学良的一生 。
1960年,六十岁的张学良终于再次与曾经的同僚相见,这里面,有他的领导,他的同学,包括他的政敌何应钦,只是,时光荏苒,曾经的风云动荡最终也只能化为一声浓重的叹息 。
张学良|1960年,当张学良再遇宿敌何应钦
文章图片

何应钦
转折点:西安事变
1936年,张学良“挟天子以令诸侯”,逼迫党派同意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战略,成功达成合作意向之后,张学良便开始了他长达24年的软禁生涯 。
尽管他当时的冒险举动归根结底是为了民族的独立,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大不违”确实触怒了委员长,所以在这之后,曾经威名赫赫的东北少帅却只能逐渐边缘化,进而被软禁 。
【张学良|1960年,当张学良再遇宿敌何应钦】这二十四年,他先后在多个地方被软禁,尽管失去了自由,却也并未受到多少压迫,或许,在他决定发动西安事变的那一刻,此后的种种,他都已经想到过了 。可为了国家大义,他选择接受未知的一切,无惧委员长方面的报复 。
张学良|1960年,当张学良再遇宿敌何应钦
文章图片

而何应钦的转折点,也是从西安事变开始,在这之前,何应钦作为跟随委员长的元老级人物,一直是委员长在党内的左膀右臂,然而何应钦一直野心勃勃,但是因为碍于没有找到时机,所以才一直隐忍不发 。
直到西安事变爆发,委员长被张学良软禁,党内关于是否同意张学良国共合作的提议有了不同的意见 。
一部分人主张以和为主,提议先同意张学良的要求,换得委员长的安危为上,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张学良此举无疑欺侮了政府威严,要想解决此事,只能以武力镇压,而这部分人则以何应钦为首 。
何应钦竭力主张派兵攻打张学良,表面上是为了维护党派尊严,事实上就是置委员长的安危于不顾,也正因如此,后来主和派成功营救委员长之后,何应钦就受到了委员长的猜忌 。
张学良|1960年,当张学良再遇宿敌何应钦
文章图片

再之后,张学良因为“以下犯上”,所以被剥夺军权开始了他的软禁生涯,而何应钦作为其“政敌”,竟然与他有了相似的人生经历 。何应钦被边缘化,逐渐脱离政权中心,而这一切的起源,都要追溯到西安事变 。
尽管后来委员长固守台湾,何应钦也曾凭借自己多年积攒的人脉活跃在国际外交舞台,企图凭借自己的外交人脉重回政治中心,但是却一直未得所愿 。
而后,因为台湾局势多变,委员长决定起用新兴势力,何应钦再一次被推离政治中心,而这一次,何应钦似乎想明白了自己的仕途或许就止步于此,再也没办法重回当年荣光了,于是这一次,他不再汲汲营营,而是选择了随遇而安 。
他明白,当年自己的野心成为一把双刃剑,一面将他推上顶峰,一面又将他狠狠从顶峰推下 。或许,这时的何应钦也会想起被软禁的张学良,他们二人的命运,因为同一件事情改变,这也算是命运的一种巧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