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秋彦|清代奇案:母亲家中身亡,孝子被判死刑,知事妙计擒凶,揭穿谜底

清末宣统年间,江苏某县有个书生叫黄秋彦,其人非常孝顺是一个出名的孝子 。黄家有一婢女叫婴英,婴英相当聪明,尤其善于体察主人心意,深得秋彦之母的喜欢,黄母对这个婢女视如己出,对婢女的爱甚至超过了儿子、儿媳妇 。
黄秋彦|清代奇案:母亲家中身亡,孝子被判死刑,知事妙计擒凶,揭穿谜底
文章图片

黄秋彦听罢,仰天大哭:“我对母亲尽孝还来不及呢,哪里敢毒杀母亲?即使母亲有什么不是,我也只能宽慰体谅她,又怎能忍心加害?现在母亲已死,我也不打算苟活人世,要杀要剐全凭大人做主,但还请不要连累族人和其他人 。”黄秋彦甘愿以死明志,还挂念不要连累其他人,看来他一定不是凶手 。
黄秋彦不是凶手,那一定是婢女婴英了?婢女婴英已经认罪,却有人指控黄秋彦,此案看来并不简单,还需要再做进一步的调查才行 。可惜孙县令当时并未详查这点,他索性将黄秋彦、婴英判处死刑,将此案的判决递交上去 。婴英和黄秋彦被判处死刑,只得等待秋季来临被处斩 。
黄秋彦|清代奇案:母亲家中身亡,孝子被判死刑,知事妙计擒凶,揭穿谜底
文章图片

不久之后,武昌起义爆发,清帝被迫退位 。按照惯例,狱中囚犯都要进行大赦释放,新任知事换成了刘楚香 。刘楚香在清朝时期就有“刘青天”之名,其人办事精察明断,非常有智慧 。
黄秋彦杀母之案不在大赦范围之内 。但此案疑点颇多,儿子就算是品行不端,也很少有杀死母亲的例子,更何况黄秋彦还是一个孝子呢 。还有一点,即使是黄秋彦投毒杀人,消灭证据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把毒药存放在自己的衣箱里?黄秋彦如果是杀人犯,为何要去官府报案?黄秋顺虽然是堂弟,又怎么知道黄秋彦箱子里有毒药?这一连串的疑问不断出现在刘知事的心中 。
刘知事思考了片刻之后,想到了一条妙计……
【黄秋彦|清代奇案:母亲家中身亡,孝子被判死刑,知事妙计擒凶,揭穿谜底】
黄秋彦|清代奇案:母亲家中身亡,孝子被判死刑,知事妙计擒凶,揭穿谜底
文章图片

一天,刘知事让差役公开到黄秋彦所在的村子请来一位有名望的老妇人,又告诉村里所有人“这位老妇人是神仙化身,能知过去未来之事,我要向她请教 。”全村人听了之后猜测纷纷,都想知道知事找老妇人询问什么事情 。
从此以后,刘知事每隔几天就会叫老妇人去衙署相谈,每次都在密室里密谈,所谈内容对秋彦一案不提一句,又嘱咐老妇人不要向外泄露谈话的任何内容 。每次谈完话后让老妇人回村,又派密探悄悄尾随其后 。刘知事嘱咐密探:“如果见到有每次都向老妇人询问谈话内容的人,就赶紧把人抓回来 。”
果不其然,老妇人每次回村之后,总有一个人前来询问老妇人和刘知事谈了什么内容 。在最后一次谈话结束时,这个人又来询问了 。此人三番五次来询问,其行为最为可疑,密探们当即将此人抓去衙署 。刘知事一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控告黄秋彦杀母的堂弟黄秋顺 。
黄秋彦|清代奇案:母亲家中身亡,孝子被判死刑,知事妙计擒凶,揭穿谜底
文章图片

刘知事怒斥黄秋顺道:“杀人凶手就是你!你还敢诬谄他人!”黄秋顺矢口否认,他口口声声喊着冤枉,自己根本就不是杀人凶手 。
刘知事问道:“我且问你,毒药在黄菊秋内室箱中,你何以得知?显然是有意栽账;不关你的事,你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替一个婢女诉冤,肯定是你别有企图;老妇向我谈凶犯之事,你为何屡次探问口讯,可见你心中有鬼;你诬陷堂兄;肯定与堂兄有仇;与婢女有奸,所以多次为婢女喊冤,还不从实招来!”
黄秋彦|清代奇案:母亲家中身亡,孝子被判死刑,知事妙计擒凶,揭穿谜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