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聿明|《大决战》杜聿明如何成为了主角?可谓:蜀中无大将,光亭作先锋( 二 )


可惜的是,他上有一个乱插手瞎指挥的校长,下有腐败成风的黄埔同僚和士气低迷的军队,在大厦将倾的时刻,个人的努力根本改变不了大局,只能是螳臂挡车,最后被碾个粉身碎骨 。
杜聿明|《大决战》杜聿明如何成为了主角?可谓:蜀中无大将,光亭作先锋
文章图片

剧照
电视剧《大决战》有个细节错误,淮海战役期间,正值杜母七十大寿,老蒋派小蒋专程到上海拜寿,还带去了“十万大洋”的贺仪,这是通过刘峙之口说出来的,其实小蒋带去的是十万元“金圆券” 。
不过也可以了,陈诚去台北草山静养,老蒋也才特批了五万元,那会金圆券还没有疯狂贬值呢 。老蒋很会江湖上的这一套,于是杜聿明就“感恩戴德”继续卖命 。
纵观整个大决战剧情,杜聿明作为主要角色,被描绘成一个企图力挽狂澜的“悲情将军”,比如痛心疾首苦劝卫立煌的桥段,比如在葫芦岛阻止军队炸电厂的桥段,比如央求刘峙千万不要走漏消息的桥段等等 。
然而实际上,在蒋家王朝和蒋军彻底失去民心、高级将领集体丧失斗志和腐败无能的情况下,杜聿明的作用真心没有剧中表现的那么大 。
但是矬子里面拔大个,在老蒋焦头烂额的1948年,杜聿明应该还算是个厉害角色,比其他一帮废物的表现要好得多,事实如此 。
杜聿明|《大决战》杜聿明如何成为了主角?可谓:蜀中无大将,光亭作先锋
文章图片

剧照
往期好文
如果您喜欢,
请转发一下并点个在看
杜聿明|《大决战》杜聿明如何成为了主角?可谓:蜀中无大将,光亭作先锋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