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_历史|1962年,苏联处决了一名叛徒,这却让美国人至今仍感到胆寒

虽然冷战最终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胜利而告终 , 实际上在整个过程中 , 美国方面过得并不踏实 。苏联在军事上穷兵黩武式的发展以及从来不畏惧任何对手的、甚至是说打就打的作风令西方国家十分担忧 , 有不少学者相信 , 在至少10年的时间里 , 苏联占据着很大的优势 , 甚至在局面上形成了碾压 。
苏联_历史|1962年,苏联处决了一名叛徒,这却让美国人至今仍感到胆寒
文章图片

提起苏联 , 其压抑严肃的政治气氛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 而克格勃在其中影响极大 。其实这个问题 , 我们从其自身吸收成员的过程中便可见一斑 。在斯大林时代 , 内务部的人员选拔就十分严格 , 尤其是那些有机会触碰到国家核心机密的人员 , 其身份更是经过严格审核 , 即便是祖上几代出过国、在外国生活过 , 而自己与此毫无关系 , 也不会被克格勃吸收 。除此之外 , 克格勃的训练也是极为严酷的 。苏联高层相信:最有价值的情报 , “必须直接从外国政府的非公开文件中窃取 , 通过该国立场不坚定的、或是决心向苏联提供情报的公职人员手中获得 。”秉承这一理念 , 特工们都必须经过残酷的训练 。
电影《红雀》中有这样的刻画:克格勃培养了一批以性为代价引诱目标上钩、以此为把柄要挟对方就范的特工 , 男性被称为“乌鸦” , 女性被称为“燕子” 。一旦被吸收 , 这些特工会被运送到与世隔绝的“间谍城”进行训练 , 他们不但要了解目标国的文化、生活习惯 , 还必须讲该国语言 , 即便是在私下里也不准讲俄语 。在训练时 , “乌鸦”和“燕子”们的尊严会受到践踏 , 个人情感会受到摧残甚至彻底毁灭 , 直至能够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的情欲 , 并将其当成窃取情报的工具 。
苏联_历史|1962年,苏联处决了一名叛徒,这却让美国人至今仍感到胆寒
文章图片

说起克格勃最为成功的“经典案例” , 策反法国驻苏联大使莫里斯·德让便是其中一例 。1955年12月 , 德让携带妻子抵达莫斯科上任后 , 克格勃就在他身边安插满了特工 , 即便是负责为其开车的司机都是训练有素的高级间谍 。起初 , 德让意志坚定 , 毫无不忠于法国的迹象 , 随后 , 克格勃派出大批“燕子”勾引 , 就连德让夫人的贴身侍女都换成了“燕子” 。最终 , 德让抵挡不住诱惑 , “与苏联建立起了特殊的友谊” 。不仅如此 , 法国总统戴高乐、印尼国父苏加诺都曾是“燕子”的目标 。
美国曾在驻苏联大使馆中一次性找出120枚窃听器 , 连苏联赠送给美国的国徽中都安置了窃听器 。即便是仅靠克格勃一个部门为主体发展而成的俄罗斯联邦安全局 , 都足以与世界顶级情报部门抗衡 , 可见克格勃之强大 。
我们回到文章开头的话题中:潘科夫斯基上校在不知不觉中给苏联源源不断地带来海啸般的杀伤 , 但由于保密工作做得实在太过出色 , 苏联军方实在想不通 , 为啥美国人像是看透了他们一般 。然而 , 这场失利并没有影响太多 , 当有人提出可能出了“内鬼”之后 , 克格勃介入调查 , 在极短的时间里 , CIA花费巨大精力与财力 , 为潘科夫斯基打造的整条“绿色通道”都被摧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