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古人一天吃几顿饭?“一日三餐”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宋朝|古人一天吃几顿饭?“一日三餐”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章图片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 。”在王建的这首《夜看扬州市》中,也可以大体看到夜市的热闹与繁华 。因为“夜市”的出现,再加上宋朝也没有了宵禁,人们晚上出行逛街游玩,活动量变大了,累了饿了就在“市”上买点东西吃,渐渐地,第三顿饭也成了生活的常态 。
此外,从古时候“一日两餐”转变为宋朝的“一日三餐”,除了上面所讲到的原因,还有一个因素也是不能忽视的 。
自封建社会初始,我国历史上便有着“农业立国”的理念 。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常态中,种地是要顺应自然条件的,而且没有灯,到了晚上只能用蜡烛照明,可是蜡烛又并非家家户户都能用得起,大多农民都是顺应大自然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黑了就早早睡觉 。此外,古时候娱乐休闲项目少,且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起的,所以很多“夜猫子”也只能被迫进入梦乡 。睡得早,活动量不大,自然也就能省掉晚上的那一顿饭了 。
宋朝|古人一天吃几顿饭?“一日三餐”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文章图片

【宋朝|古人一天吃几顿饭?“一日三餐”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总而言之,宋朝开始出现的“一日三餐”,其实是老百姓生活质量得以提升的一大表现,从侧面也反映了整个大宋经济发展的繁盛景象 。除了粮食产量的与日俱增,朝廷政策的大力扶持,还有大量中原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劳动力、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多种因素综合在一起,助推了“一日三餐”这一生活习惯的转变 。它不是一个偶然出现的现象,而是随着经济逐渐繁荣出现的历史的必然 。
作者:我方团队月落星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