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优势只是表面上的,蜀汉根本吃不下取得的战果

三国时期,蜀汉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这也是诸葛亮的北伐战争中最有初期战果最大,影响最大,机会最大一次北伐,因为汉军所到之处,陇右三郡投降,曹魏朝堂震动,魏明帝不得不亲自坐镇长安,抵御诸葛亮的军事征讨 。
诸葛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优势只是表面上的,蜀汉根本吃不下取得的战果
文章图片

当时的战局是,郭淮见大事不妙,退守上邽,今甘肃天水市,诸葛亮率部围困上邽,扼守这里,也可以阻挡关中魏军,沿着渭水西进,救援陇右诸郡 。
【诸葛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优势只是表面上的,蜀汉根本吃不下取得的战果】当时张郃率领的救援部队,也是绕远从陇山经由街亭救援的 。
同时还有一郡坚持抵抗不降,也就是游楚镇守的陇西郡,治所在今陇西县东南,他是被曹魏名臣张既推荐的 。
《三国志.张既传》太祖定关中时,汉兴郡缺,太祖以问既,既称楚才兼文武,遂以为汉兴太守 。后转陇西 。
作为文武全才的游楚,的确适合陇右地区复杂的局势,同时游楚为人还是实施恩服策略的,并不喜好用杀伐去管理,所以说他还是蛮受百姓拥戴的 。
诸葛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优势只是表面上的,蜀汉根本吃不下取得的战果
文章图片

正是因为如此,当诸葛亮北伐的时候,陇右三郡皆叛,但是游楚并没有,他选择了坚守城池 。
《三国志.张既传》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吏民骚动 。天水、南安太守各弃郡东下,楚独据陇西,召会吏民,谓之曰:「太守无恩德 。今蜀兵至,诸郡吏民皆已应之,此亦诸卿富贵之秋也 。太守本为国家守郡,义在必死,卿诸人便可取太守头持往 。」吏民皆涕泪,言「死生当与明府同,无有二心」 。
游楚面对诸葛亮的大军,选择坚守,并且告诉城中百姓,他们可以去投靠蜀汉,但是他不会,因为这是他的职责所在,如果说百姓想要拿他的头颅去获取功劳的话,他也可以献出自己的头颅 。
诸葛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优势只是表面上的,蜀汉根本吃不下取得的战果
文章图片

听了游楚的一番慷慨陈词,陇西郡城内的官吏百姓都选择了和游楚一同坚守城池 。
正是如此,陇西郡坚守不降,成为诸葛亮大军必须通过强行攻城才能拿下的地区,但同时攻打陇西郡的蜀汉军队也并未实施过强行的攻城战,更多的只是围而不攻而已 。
《三国志.张既传》楚闻贼到,乃遣长史马颙出门设陈,而自於城上晓谓蜀帅,言:「卿能断陇,使东兵不上,一月之中,则陇西吏人不攻自服;卿若不能,虚自疲弊耳 。」使颙鸣鼓击之,蜀人乃去 。后十馀日,诸军上陇,诸葛亮破走 。
当时的情况是,游楚声称,只要一个月魏军援兵不到就投降,之后蜀汉军队和陇西的魏军简单的交锋了一下,就退军了,之后并未有攻城的举动,所以说,只要陇西城内粮草足够支撑,陇西郡就稳如泰山,不会被蜀汉夺取 。
诸葛亮|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优势只是表面上的,蜀汉根本吃不下取得的战果
文章图片

至于为何诸葛亮没有策划强行攻取陇西郡的行动,主要的原因,可能还是因为陇右的局势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好 。
首先上邽成为一座坚城,因为大部分逃亡的魏军官吏将士都去了上邽,诸葛亮率军围攻不下,陇西郡又是坚守不出,而所谓的前期投降的天水、南安、安定三郡,也并非完全投降于蜀汉 。
《三国志.姜维传》时天水太守適出案行,维及功曹梁绪、主簿尹赏、主记梁虔等从行 。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疑维等皆有异心,於是夜亡保上邽 。
当时像姜维这样,一开始不想投降蜀汉的人应该还有一部分,他们不管是真心投靠诸葛亮,还是迫于局势,都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在那段时间都是墙头草,只要局势对曹魏有利,他们都会给诸葛亮捅刀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