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日本将一块木头奉为国宝,曾是隋炀帝赏赐,天皇也不能动它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李白的这首诗既表达了自己对于晁衡的一片真情厚意,同时也反映出了唐代中日交好的历史事实 。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和为贵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虽然中国的文明远胜周边各国,却没有对其他国家心生觊觎侵吞,反而凭借自身的文化优势帮助各个国家加速自身的文明进程 。
比如在唐朝时,日本就多次派遣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用以改造自己的国家 。据说在交往过程中,隋炀帝曾送过日本使节一块木头,这块木头后来也被日本人视为国宝流传至今 。
【国宝|日本将一块木头奉为国宝,曾是隋炀帝赏赐,天皇也不能动它】
国宝|日本将一块木头奉为国宝,曾是隋炀帝赏赐,天皇也不能动它
文章图片

这是日本所有文献资料中,关于香木最早的记载 。当然,民间故事并不能完全当作史料看待,然而也折射出了一部分的事实,那就是香道并非是日本自身的东西,而是舶来品,是从国外漂泊而来的 。
事实上,日本的香道与唐代一个高僧有着密切的关系 。这个高僧就是东渡日本的鉴真和尚(688年—763年),鉴真本着传播佛学的目的来到日本,但是他传播的文化却远远不止日本,香文化便是其中一种 。
中国的香文化经由鉴真大师传到日本后,在日本落地生根,形成了本土的香道 。文人雅士们聚集在一起通过闻香,以及对香道道具和点香手法的品鉴,获得美的感受,并且由此受到哲学或者文学上的启迪 。
而提到日本香道,便不得不提到有“天下第一香”之称的兰奢待,兰奢待如今被供奉在日本奈良的东大寺之内 。对于日本而言,它是传承千年的国宝,而对于爱好香道的人而言,它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 。
国宝|日本将一块木头奉为国宝,曾是隋炀帝赏赐,天皇也不能动它
文章图片

在日本,但凡是知道香道的人,都不可能没有听过兰奢待,都不可能不对这块木头心生敬意和向往,日本的一个著名的文化界人士盛赞兰奢待文静大方,完美无瑕 。每年都有许多人不顾路途遥远,甚至从国外感到日本,只为看一眼东大寺内的兰奢待 。
当然,更多的人可能一辈子都无缘近距离地看一眼兰奢待一眼,而已经被确定为日本国宝的兰奢待也肯定无法再发挥作为香木本身的作用,但是依旧有许多人对其趋之若鹜,争相用最优美的文字去形容它 。
因为对于香道界的人而言,兰奢待早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香木了,它是日本香道文化的象征,是很多人精神的皈依之所和寄托之处 。如果香道界也有神灵膜拜的话,那么兰奢待就是他们供奉在云端之上的“神灵” 。
总之,兰奢待作为最高级的香木,他对于香道而言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它的存在就是香道的一个文化标志,其实除了文化艺术之外,兰奢待曾经还一度被当成最高权力的象征 。
国宝|日本将一块木头奉为国宝,曾是隋炀帝赏赐,天皇也不能动它
文章图片

那么,兰奢待与权力又有什么关系呢?
兰奢待与权力斗争
兰奢待在日本被当作国宝供奉,只有天皇和幕府将军才能割下一小块自用,所以兰奢待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日本最好权力的象征 。
八世纪,光明太后将兰奢待进奉给东大寺之时,重量一共有13千克,不过由于后人的割取,如今的兰奢待仅有11.6千克 。而在日本史料记载中,割过兰奢待的只有三人,分别是足利义政,织田信长,和明治天皇 。而这几个都是在日本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 。
比如说织田信长,他在进入京都之后便命人去东大寺的兰奢待,但是遭到了僧兵的阻挠,因为没有天皇的诏命,谁也不能动国宝兰奢待 。于是织田信长威逼天皇写下了诏书,再一次进入东大寺割取了兰奢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