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他是日本百年难遇的天才,三度提名诺奖,为何45岁选择切腹自尽?

才华从始终不是评判一个人是否优秀的标准,俗语有云:“有才无德是小人,有德无才是君子,德才兼备才能成为圣人 。”历史的教训也告诉世人,有才无德之人对人类的伤害往往是巨大的 。
日本|他是日本百年难遇的天才,三度提名诺奖,为何45岁选择切腹自尽?
文章图片

军医误诊他患上了肺炎,将他遣送了回去,落寞的三岛由纪夫在回家后便得知了自己原本所属的部队在菲律宾死伤惨烈,几乎全军覆没 。一般百姓都会“因祸得福”感到庆幸,但三岛由纪夫却觉得自己没有像战友一样以身殉国,充满了“逃兵”般的耻辱感 。
日本|他是日本百年难遇的天才,三度提名诺奖,为何45岁选择切腹自尽?
文章图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战败,三岛由纪夫不敢相信,也不能接受这个事实 。当时很多日本的军官选择了剖腹自杀,其中也包括了他的好友,这也使得三岛由纪夫的精神受到了重创 。他认为自己不仅没能在战场上殉国,竟然还在祖国败亡后苟且偷生 。
日本|他是日本百年难遇的天才,三度提名诺奖,为何45岁选择切腹自尽?
文章图片

1946年,年仅21岁的三岛由纪夫对现实感到绝望,开始埋头写作,但是她的文字体现的常常是对立和撕裂 。美丽与丑恶、希望与破灭、青春与老朽等等具有强烈对比性旋律在他的笔下诞生,他也因为文学上的成就曾经获得过三次诺奖提名,但这并不能解开他的心结 。
日本|他是日本百年难遇的天才,三度提名诺奖,为何45岁选择切腹自尽?
文章图片

三岛由纪夫还想过从亦师亦友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处寻找慰藉,但无奈的是,川端康成对待战争的态度也是迷惘和回避 。希望寂灭的三岛由纪夫在生活中仍然践行着自己的武士梦,他将原本孱弱的自己锻炼成了一个强健的士兵,并极其严苛的要求自己 。
日本|他是日本百年难遇的天才,三度提名诺奖,为何45岁选择切腹自尽?
文章图片

1968年,三岛由纪夫组建了一支属于自己的私人武装,完成了自己“武士梦”,而他的下一步便是发动政变 。1970年,三岛由纪夫闯进了自卫队办公室,绑架了师团长,并开始了自己的演讲,企图推翻当时的日本政府,恢复天皇制和日本的传统 。
然而,他在台上“激情盎然”,台下的几百名自卫队官兵却仿佛是在看猴戏 。三岛由纪夫见此场景,苦笑不已,默默退回房内,准备执行最后的计划——剖腹自杀 。也许在他自己看来,他早该在1945年就应该“壮烈牺牲”了,现在的剖腹只是在执行当时“理想” 。
日本|他是日本百年难遇的天才,三度提名诺奖,为何45岁选择切腹自尽?
文章图片

【日本|他是日本百年难遇的天才,三度提名诺奖,为何45岁选择切腹自尽?】三岛由纪夫的自杀在日本文坛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唯一得以进入现场看老友最后一眼的便是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感慨良多,最后竟也于两年后自杀离世 。不得不说若不是当时日本的条件不允许,三岛由纪夫还可能成为下一个掀起战争的狂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