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巴亥|贾元春被人用弓弦缢杀,这不是凭空捏造,清大妃阿巴亥就是佐证

【阿巴亥|贾元春被人用弓弦缢杀,这不是凭空捏造,清大妃阿巴亥就是佐证】
阿巴亥|贾元春被人用弓弦缢杀,这不是凭空捏造,清大妃阿巴亥就是佐证
文章图片

(画:一张弓,弓上挂着一 个香橼 。)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
同样,对于贾元春的命运与结局,我们首先要从判词中深挖 。她的人生命运就是一场不断选择和不断争斗的过程 。在宫廷之中,充满了利益之争,站队是必须的,甚至一朝不慎,即有可能走下神坛 。
在清朝的祖训中,有一条规定,就是后宫不能涉政,但在现实操作中,这实际上就是一句空话 。看看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的后宫,尽是由于利益产生的政治联姻 。
阿巴亥|贾元春被人用弓弦缢杀,这不是凭空捏造,清大妃阿巴亥就是佐证
文章图片

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氏孟古,即孝慈高皇后,和多尔衮的生母阿巴亥,即孝烈武皇后,都是由于政治原因嫁给了努尔哈赤 。然而更可悲的是,孝烈武皇后并非正常死亡,而是死于殉葬,死时也不过37岁 。
作为一个地位如此之高,又有三子压镇,且在努尔哈赤生前备受宠爱的大妃,为何会落得如此下场?原因就在于,她在无意之中卷入了一场皇权斗争,即皇太极与代善的汗位之争 。
阿巴亥|贾元春被人用弓弦缢杀,这不是凭空捏造,清大妃阿巴亥就是佐证
文章图片

努尔哈赤老婆多,儿子也多,但到他将死之时,有能力争夺汗位的儿子,只剩下皇太极与代善 。努尔哈赤曾说过,在他百年之后,大妃阿巴亥及其三个儿子都托付于代善 。作为当事人的阿巴亥,隔三差五的去巴结一下未来的靠山,实际上也很正常 。但精明的皇太极正是利用这一点,将此渲染成一个皇宫丑闻,彻底搞垮了代善,阿巴亥也因此被放逐了一年多 。
阿巴亥|贾元春被人用弓弦缢杀,这不是凭空捏造,清大妃阿巴亥就是佐证
文章图片

努尔哈赤死后,阿巴亥作为大妃,又坐拥三子,而三子手中又握有三旗 。如果阿巴亥以国母身份联合三旗涉政,那对于皇太极来说简直是致命的 。于是,在努尔哈赤死后的第二天,皇太极便迫不及待的带人闯入了阿巴亥的寝宫,宣布汗王遗招,令阿巴亥殉葬 。
努尔哈赤死时,阿巴亥是在其身边的,如果有遗招,阿巴亥不可能不知道 。显然,皇太极所谓的遗招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这完全是一场政治阴谋 。
在众人的逼迫下,阿巴亥被迫殉葬,她的死法与贾元春的判词附件那幅画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即她是被弓弦缢杀而死的 。
阿巴亥|贾元春被人用弓弦缢杀,这不是凭空捏造,清大妃阿巴亥就是佐证
文章图片

我们知道满人是游牧民族,骑射之术是传统技能 。清朝的皇帝都有围猎的习惯,在小说中,也有写到冯紫英打围脸上受了青伤 。满人围猎最常用的工具就是弓箭,而且弓箭也是古代战场上常见的兵器之一 。
一张弓出现在贾元春的判词中,弓上挂着香橼,这是很反常的 。对于弓而言,必定要搭配的是箭,没有箭的弓在战场上就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在贾元春的判词中,弓上挂着的香橼便是贾元春的人生写照 。
阿巴亥|贾元春被人用弓弦缢杀,这不是凭空捏造,清大妃阿巴亥就是佐证
文章图片

香橼中闻不中吃,味香但入口酸涩,并谈不上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水果 。但是在民间文化中,它又有着吉祥的寓意 。曹公用香橼来作为元春的替身,可谓寓意深远 。而弓字一音双指,既可指她身在后宫所面临的政治环境,也指明了贾元春的死亡方式,正是同阿巴亥一样,被弓弦缢杀而死 。
再结合元春的判词,红楼梦曲《恨无常》,她省亲时点的那出戏《乞巧》,还有象征物爆竹,都从不同侧面表明,元春很可能死于非命,最有可能的死因,便是在政治势力的博弈中,沦为牺牲品,突遭缢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