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岳|淮海战役时,为何薛岳在得知己方长官的人选后,气得扔掉了筷子

#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开打,前后共历时66天,最终在我军前后投入百万兵力,分阶段各个歼灭击破的战略战术下,用10余万人的伤亡代价,换取敌军伤亡55.5万余的伟大胜利战果,不仅超额完成了粟裕提出的暂不渡江,留在中原大打歼灭战的任务目标,也将解放战争彻底拉入了战略决战的收官阶段 。
江北精锐兵团损失殆尽后,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大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先攻江浙,后直捣黄龙,解放南京和上海,短短半年时间,华东南半壁江山尽在掌握,蒋介石丧师失地,只能被迫退守宝岛台湾 。
薛岳|淮海战役时,为何薛岳在得知己方长官的人选后,气得扔掉了筷子
文章图片

1946年,蒋介石不顾道义挑起内战后,薛岳就任徐州绥靖公署主任和剿总司令职务,却应在上任半年时间内连续战败,导致在南京政府引起诸多非议 。
1947年,蒋介石认为薛岳指挥不力,名声低落,下令免除薛岳的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职务 。
1948年11月,粟裕指挥发起以徐州为中心,解放淮海大步的战役战斗,当时敌军内部能同时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名将,除了桂系新军阀白崇禧,也只有战神薛岳 。
可白崇禧并不属于蒋介石的嫡系,而是李宗仁的嫡系,不能直接任用,而薛岳则是在解放战争前期打得不好,蒋介石不敢冒险重用,杜聿明虽然军政全能,可却因为被派往东北战场救火,转到淮海战场时已经错失最佳战机,无力回天 。
薛岳|淮海战役时,为何薛岳在得知己方长官的人选后,气得扔掉了筷子
文章图片

所以在淮海战役开始前,薛岳关心国内战局,还专门在吃饭时向侄子问了一句徐州剿总司令和副司令的人选,当听到总司令是刘峙时,薛岳面带忧色地叹了一口气,而当听到副司令是韩德勤后,薛岳直接气得把筷子扔在地上,连饭也顾不上吃了 。
韩德勤打仗不行,却一直升官,说明这人只会卖弄口舌,靠着曲意逢迎上级,来换取高官厚禄,而且此人心胸狭隘,睚眦必报,常年勾心斗角的做法一旦放到战场上,那就是取死之道 。
【薛岳|淮海战役时,为何薛岳在得知己方长官的人选后,气得扔掉了筷子】而薛岳的担忧最后也照进了现实,本来在淮海战役开始后,敌军是具备以多胜少的机会的,但却因为某些将领错误指挥,战略布局出现了很大偏差,一步慢,步步慢,被粟裕适时抓住战机,各个击破,打成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
据说淮海战役时期的敌军逃兵和溃兵很多,丢盔卸甲,狼狈不堪,农民只要操起农具来都能够俘虏一大片,足以见证敌军真的已经一溃到底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