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岭战役|上甘岭苦战43天,志愿军伤亡过万仍寸土不让,它到底有多重要?( 二 )


上甘岭战役|上甘岭苦战43天,志愿军伤亡过万仍寸土不让,它到底有多重要?
文章图片

【上甘岭战役|上甘岭苦战43天,志愿军伤亡过万仍寸土不让,它到底有多重要?】上甘岭战役最艰难的时候就是坑道作战的阶段,当时45师伤亡过大,秦基伟连自己的警卫都派上了阵地,最终无力再发起反击,必须等待补充力量到达 。联军占领了上甘岭表面阵地,但坑道内的战士仍然在坚守 。他们穷尽一切办法,包括用汽油烧、用硫磺熏、用炸药爆破,甚至用飞机向坑道口扔下重磅炸弹 。不过始终未能清除坑道内的战士 。
坑道越打越短,容积越来越小,伤员不能及时治疗,大小便无法清理,烈士的遗体停放在坑道内,坑道内的空气污浊不堪,因为缺氧常常导致人窒息 。美军数道火网对志愿军运送物资通道进行封锁,想要把东西送到坑道内无比困难 。秦基伟甚至下令,能送一筐苹果上去的记大功,但背着物资上去的战士却没有几个能安然回来 。
主坑道里囤积了粮食,但是却没有水,战士们只能眼巴巴地看着面前的米面 。坑道内滴水无存,后方拼了几条性命送上来的饼干,战士们却难以下咽 。有的人用舌头舔坑壁上湿润的岩石,但这也只能起个心理安慰作用 。到最后,坑道内的战士只能喝尿液 。坚守过坑道的老战士李宝成回忆说:“那有什么办法呢?权当它是可以治病的药吧,喝一口就能止渴 。”
上甘岭战役|上甘岭苦战43天,志愿军伤亡过万仍寸土不让,它到底有多重要?
文章图片

上甘岭战役从10月14日开始到11月25日结束,总共进行了43天,但最终战局又回到了14日前的状态 。但整个过程却异常惨烈,涌现出像黄继光、孙占元这样的英雄,像他们那样牺牲的无名英雄更多 。4.5万人的第15军打出各级战斗英雄12383 人,占全军总人数的27.5% 。第15军《抗美援朝战争史》这样写道:
上甘岭战役中,危急时刻拉响手雷、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舍身炸敌地堡、堵敌枪眼等,成为普遍现象 。
现在谈到上甘岭的重要性,很多人都会提及五圣山,似乎上甘岭一丢,五圣山必然会丢 。其实并不完全正确,上甘岭固然比一般阵地重要,但它也只是一个外围屏障 。还要打通几个比它略高的小高地才能到达五圣山前 。以美军在上甘岭的损失情况来判断,他必然不敢再往北打过去 。也就是说,上甘岭即使丢了,五圣山也未必会丢,只是志愿军的阵地要后移2000米左右 。
上甘岭战役|上甘岭苦战43天,志愿军伤亡过万仍寸土不让,它到底有多重要?
文章图片

秦基伟
于是有人要问了,为了朝鲜这点土地,志愿军牺牲那么多人值得吗?
这其实跟中国决定抗美援朝是一个性质,你不强硬,别人就会欺负你 。当时谈判正在进行,美军就是企图在战场上取得优势从而在谈判桌上压制中朝 。如果美国这个方法能行得通,那在接下来的谈判他会继续采用这种方式,这样下去永远无法达成中朝想要的停战协定,战争也会一直继续下去 。事实上,在上甘岭战役后,美方就被迫回到谈判桌,恢复了谈判 。
就如同砥平里之战被美军视为转折点一样,上甘岭战役也被志愿军视为一个转折点 。在这之前,由于美军炮火杀伤太大,志愿军只能实行机动防御,无法守住一条固定的战线 。此后,志愿军采用了坑道战术,大规模地开挖坑道,上甘岭战役正是检验这一战术的试金石 。
事实证明,志愿军能够凭借坑道,抵挡住美军的狂轰滥炸 。这一经验迅速得到推广,使战争进入坚固阵地防御阶段,也就是说志愿军已经能够守住固定防线 。正因如此,上甘岭战役之后,美军再也没有向志愿军发动过营以上规模的进攻 。坚守上甘岭的意义其实就是要告诉美军,你再也打不走我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