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虎牢关大战后,李渊为何选择处死窦建德,却放过了王世充?( 二 )


李渊|虎牢关大战后,李渊为何选择处死窦建德,却放过了王世充?
文章图片

不得不说,这个计策,真的是妙到极处 。如果换做其他时代,窦建德这个计策,说不定就能载入史册,决定天下最后的归属了 。
可惜,他遇上了李世民 。
在洛阳被围之后,窦建德带上了全部家底,带着十几万大军,气势汹汹地前去洛阳 。消息传到唐朝这边,整个长安高层都慌了 。作为皇帝的李渊,也是身经百战,自然看得出窦建德的用心 。所以李渊当即下令,让李世民率军返回关中 。就算不能一口气吃掉洛阳,至少也要保证窦建德打过来,保证关中地区的基本盘 。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李渊的这个决策是没任何毛病的,属于那种十分稳妥的上策 。但是,身在前线主持战争的李世民,却直接表示反对 。
李渊|虎牢关大战后,李渊为何选择处死窦建德,却放过了王世充?
文章图片

李世民认为,只要这次退了,窦建德多半能一举吃掉王世充 。以后唐军再想进攻,就只能面对一个更加强大的窦建德,更加难打 。而当下继续战争的话,王世充已经残了,只要解决了窦建德,唐朝统一天下之势,将势不可挡 。
李世民的这种想法,当然也很有道理 。但是,当时李渊却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唐朝军队打过王世充以后,已经很疲惫了 。你确定凭疲惫的唐军,能够打得赢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
李世民说:我行!
然后李渊选择信他一次 。
在决定继续战争之后,李渊也压上了老底 。不过,李渊这次派出的精锐,却并不是去支援李世民,而是南下去袭扰萧铣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倒不是李渊发了疯想要三面开战 。而是李渊担心,在李世民和王世充、窦建德死磕期间,南边的萧铣再上来插一杠子 。如果出现那个局面,唐朝就真的必败无疑了 。所以李渊决定以攻代守,让这三路兵马,前去袭扰萧铣,目的就是拖住萧铣 。
李渊|虎牢关大战后,李渊为何选择处死窦建德,却放过了王世充?
文章图片

不过李渊大概做梦都没想到,他的这个布置,几个月之后将给唐朝带来多大的惊喜 。三路袭扰大军当中,两路等同于无功而返,但也确实起到了拖延萧铣的作用 。唯有第三路,由李渊的侄子李孝恭率领的那一路,截然不同 。
因为当时李孝恭有个副将,名叫李靖 。
在李靖的帮助下,原本一场袭扰战,硬是让他给打成了歼灭战!开战之后,李靖带着军队,一口气直接打到了江陵,逼得萧铣不得不开城投降 。而且讽刺的是,就在萧铣开城投降几天之后,萧铣布置在南方的十几万援军,就抵达了江陵城外 。但此时萧铣却已经投降了,所以唐朝等于是兵不血刃,一下子凭空又多出了十几万精锐 。
不得不说,李靖真的是把速度二字,发挥到了极致 。
李渊|虎牢关大战后,李渊为何选择处死窦建德,却放过了王世充?
文章图片

不过,南方的战事,还是后来的事情 。至少对于当时的唐朝而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战胜窦建德 。但是,当时的唐朝,同时三面开战,也已经到了极限 。就算李渊身为皇帝,也没法给李世民更多的支援了 。
凭一支疲惫之师,既要继续围困洛阳城,又要挡住窦建德的十几万大军,这怎么可能做得到呢?
但是李世民偏偏就做到了 。
在决定继续战事后,李世民分兵两路,一方面让主力军队,继续围困洛阳,逼王世充投降 。另一方面,李世民率领数千精锐,直奔虎牢关 。抢在窦建德大军到来之前,拿下了虎牢关,扼守虎牢关拒敌 。
李渊|虎牢关大战后,李渊为何选择处死窦建德,却放过了王世充?
文章图片

窦建德,你来吧!
谁打赢这一战,天下就合该是谁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