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为岳飞平反,重用辛弃疾,北伐抗金的他为何是金庸笔下的奸臣?( 二 )


然而就在形势又是一片大好之时,幺蛾子又出来了 。
这一次是 安丙。
就在孙忠锐收复大散关后,嫉贤妒能又一向与孙忠锐不和的安丙,公然指使杨巨源,伏兵杀了孙忠锐 。
这安丙是何许人也?
这人原是吴曦部下,吴曦在四川称蜀王时,他还担任过吴曦的丞相长史,后又因诛杀吴曦有功,升任四川宣抚副使 。
岳飞|为岳飞平反,重用辛弃疾,北伐抗金的他为何是金庸笔下的奸臣?
文章图片

这吴曦原先还有个部下叫王喜,这人又与李好义有仇,也指使其党羽刘昌国在酒中下毒,毒死了李好义 。
被安丙当枪使的杨巨源,不久后又被安丙指使人,诬蔑他欲谋乱,然后又火速派人直接将其逮捕,并押送至阆州狱,在押送途中,又派人将其杀害,然后竟以自杀上报朝廷 。
为杀人灭口,这安丙胆子,可真不是一般的大啊 。
这一番自相残杀后,二度北伐之功,再次化为烟云,大散关得而复失,再度被金兵占领 。
而在朝堂之上,形势同样严峻,自韩侂胄的侄孙女韩皇后病逝后,擅于权术的杨贵妃,被立为皇后 。
这 杨皇后,与其兄杨次山,还有时任礼部侍郎的史弥远,都是激烈反对韩侂胄,铁杆的的投降派代表人物 。
还有这杨皇后在被立为皇后之前,韩侂胄是强烈反对的,他主张立温柔和顺的曹美人为后,结果没有成功,所以这杨后自然和韩侂胄结下了冤仇似海深 。
因为屡次出征不利,不得已,韩侂胄遂派方信孺至金议和,这金人一看大宋主动派人前来议和,当然狮子大开口,直接索银数千万,并放话说,若称臣,以江淮为界;若称子,以长江为界 。
这番对大宋的羞辱,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
最后还要求必须斩杀韩侂胄,函首以献,增加岁币,方可议和 。
岳飞|为岳飞平反,重用辛弃疾,北伐抗金的他为何是金庸笔下的奸臣?
文章图片

这韩侂胄一听大怒,立即上书宁宗,请求整兵再战,并且准备起用已经六十八岁的辛弃疾,任枢密院都承旨,指挥前方战事,代替原先贪腐成性的苏师旦,可是辛弃疾还未赴任,就病逝于家中 。
与此同时,朝中投降派开始大肆活动,杨皇后更是夜夜给宁宗吹枕边风 。
自兵兴以来,蜀口、汉、淮之民死于兵戈者,不可胜计,公私之力大屈,而侂胄意犹未已,中外忧惧 。
一边是出征将帅乏人;一边是朝中群小如虎狼,此时的宁宗,其实左右为难,他要说不战,明摆着别人骑在你头上撒尿,你还得鼓掌说好;他要说战,却又力不从心,在内心深处,早已打了无数遍退堂鼓 。
于是,岳飞式的悲剧,再次降临到韩侂胄的头上 。
开禧三年十一月三日,中军统制、权管殿前司公事夏震,在史弥远等人的指使下,于韩侂胄上朝时突然袭击,将其劫至玉津园夹墙内暗杀 。
韩侂胄被杀死后,他们才向宁宗上报此事,当然是先斩后奏,可是宁宗也不追究,因为这本就是皇上默许的事,只是不好明说 。
与金人这一战,只有韩侂胄死,才对各方都好交待,对内,又是投降派的天下,皇帝可以继续安享太平、不思进取、醉生梦死;对外,君臣齐了心花钱买平安,再不会有人强出头 。
韩侂胄死后,军政大权全归史弥远,对金人,再增岁币三十万,赔银三百万两,并按照金人要求,破韩侂胄棺木,将其头颅割下,函首送金,是为函首安边 。
这还不算完,因为在生前反对打压理学人士,在入元以后理学人士修撰的《宋史》里,这帮道学家们公报私仇,直接将韩侂胄与秦桧并入《奸臣传》,所以我们这才看到金庸先生的小说里,郭啸天 口里的那一句“韩胄这贼宰相,哪一个不说他是大大的奸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