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元璋死后六百年,为何一直没人敢挖掘他的陵墓?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陵墓,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宏大的一座帝王级合葬墓 。因马皇后的谥号里有个孝字,所以这座帝王级合葬墓,才被称为了明孝陵 。明孝陵的位置就在玄武门紫金山南麓独龙阜 。朱元璋下令建造该座皇陵时,曾发现有一位叫做宝志禅师的得道高僧被埋葬于此 。为了独享这块风水宝地,朱元璋就下令,迁走了宝志禅师的陵墓 。
【朱元璋|朱元璋死后六百年,为何一直没人敢挖掘他的陵墓?】
文章图片
再者孝陵的设计者,还采用了古代流沙防盗的方法 。地宫墓顶被填充了鹅卵石、流沙夹层,一旦盗墓者企图从墓顶向下挖,就会让鹅卵石震动,脱落,随之滚滚而下的流沙就会将盗墓者掩埋 。为了防止陵墓被盗,朱元璋死后,朱棣还让十三支送葬队伍,同时从南京不同城门出发 。这也起到了迷惑盗墓贼的作用 。
文章图片
二、历史因素:明孝陵建立之初,朱棣曾派一万多人马护卫该座皇陵 。到了清朝,顺治、康熙为了笼络民心,依然下令保护明朝皇帝陵墓 。康熙登基后更是多次南巡到达南京,祭拜朱元璋 。到了民国时期,国父孙中山,也多次到达南京,去祭拜汉人皇帝朱元璋 。因为在中国人心中,朱元璋是正统的汉人皇帝,理应得到尊重,随之他的陵墓也应该得到保护 。新中国成立后,国泰民安,中国实力日益强大,国民素质也有了很大提升 。因此人们对文物的意识也变得越来越强 。
文章图片
郭沫若先生曾想挖掘明十三陵,但在机缘巧合之下,郭沫若先生发现以当时的考古手段,无法妥善保护挖掘后的皇陵,随之郭沫若老先生领导的考古队就打消了挖掘长陵的想法 。长陵都不敢轻易挖掘,更不要说去挖掘难度更大的孝陵了 。
文章图片
三、特殊的地理位置:明朝初期,南京是王都 。虽然朱棣执政后将王都迁到了北京,但南京在当时依然是陪都 。这就是说得益于比邻南京的缘故,大明军队长期在孝陵附近驻扎 。到了民国时期,南京依然是首府,此地依然有军队驻扎 。所以说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孝陵没有被挖掘,也是因为得到了驻防南京军队的庇护 。这也是为何,孙殿英选择对清东陵动手,而不敢对明孝陵动手的原因 。
推荐阅读
- 会员店|7个月开六店,盒马X会员店将落户南京,国产仓储式会员制品牌正蓄势发力
- 继承|数字遗产:死后再“社死”一次
- HR|拼多多被传裁员?HR全程监视不签字不给走,赔偿分三六九等
- 家用电器|电商商家坦言:六类商品最好去实体店买,免得自己不满意
- 系统|盘点:2021网络安全领域六大发展特点
- 消费品牌|投完100个抖音全案之后,我总结了消费品牌增长的六个底层逻辑
- 决策|六个方法解决用户决策疲劳
- 三六零|周鸿祎:三六零是元宇宙世界中的“数字孪生派”
- ip|星期六:预计年内有望推出首个虚拟人IP账号
- 江岸区|2021全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揭晓江岸区政府门户网站跃居全国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