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日本君主为何称天皇?天皇与皇帝有何区别?
【日本天皇|日本君主为何称天皇?天皇与皇帝有何区别?】自秦始皇起中国历代最高统治者均称皇帝,而周边的朝鲜、琉球、越南等藩属国君主则只能称王,然而同样作为汉字文化圈一员的日本君主却称为天皇 。可以说在整个古代东亚世界只此一家,那么日本为什么如此独立独行标新立异呢?事实上古代东亚世界形成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一套体系 。这套体系主要由政治上的宗藩朝贡体系、文化上的汉字文化圈以及农业上的水稻种植文明等方面共同构成 。政治上的宗藩朝贡体系、文化上的汉字文化圈、农业上的水稻种植文明这几个概念彼此有交集,但并非完全一致的概念 。事实上日本尽管接受了中国的汉字文明、水稻种植,但在政治上其实更多是与中国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状态,这和朝鲜、琉球、越南等藩属国具备完全不同的特征 。古代的东亚世界大体上是以中国为核心的宗藩朝贡体系所主导的世界:中国皇帝是受命于天而治理天下的天子,周边藩国的君主只能称王而不能称皇称帝 。在理论上天子所治理的并不是某个国家,而是由天朝直辖的领地及周边藩国共同构成的天下 。日本在其早期历史上也接受这种以中国为核心的册封朝贡体系,这从汉光武帝册封汉倭奴王、曹魏册封亲魏倭王等事件可以证明 。
文章图片
“天皇”的名称确立后日本又从中国引入了一系列皇室专用词“朕”、“皇后”、“皇妃”、“皇子”、“皇女”、“皇太子”、“陛下”等等 。“天皇”这个称号尽管至少从天武朝就已确立,然而直到明治维新确立近代天皇制后这个称号才算真正推广开 。天皇尽管被视为日本国的最高象征,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时候天皇是不掌握实权的 。古代日本长期执政国家军政大权的其实是幕府将军,事实上当时的日本民间对天皇的存在几乎缺乏感知,所谓的“万世一系”、“天皇神圣”其实更多是明治维新后确立的近代绝对天皇制的宣传结果 。其实在古代日本人们直接接触的是统治各藩的地方武士集团,而作为武士阶级领袖的幕府将军一般也不会使用“天皇”这一称呼,即使是在与皇室打交道时也更多会使用“天子”这一称呼 。这个称呼显然是耐人寻味的:在日本人的意识中天子主要是负责祭祀天地祖宗的职能,而皇帝所肩负的是政治职能,当初创造“天皇”这个词汇就是为显示天皇的神圣性,然而幕府将军称其为天子实际上就是在暗示皇室不要奢望插手政治 。这种意识的最佳体现发生在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时期:足利义满接受了明成祖朱棣赐封的“日本国王”的称号,由此自隋唐时期起游离于以中国为核心的宗藩朝贡体系之外的日本又被纳入到这一体系之内 。足利义满的行为恰恰证明所谓的“天皇”在幕府眼中是无任何政治权力可言的 。
文章图片
明治维新后颁布的宪法第一条就明文确定:大日本帝国皇室万世一系,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君主大权神圣不可侵犯 。天皇的权力被神话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日本就此形成了一套对内独裁、对外侵略的政治体制,从此日本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直到1945年被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战胜 。1947年5月3日新的《日本国宪法》正式颁布以取代之前的《明治宪法》 。新宪法针对天皇的定位在第一条中就指明:日本天皇为日本国与日本国民团结的“象征” 。所谓象征更多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含义:战后的新宪法强调日本的主权在于全体国民,这实际上意味着国民在物质层面并不需要一个天皇作为凌驾于其之上的统治者,天皇更多只是日本国在精神层面的自我意识象征 。日本宪法第3条规定:“天皇的国事行为必须经内阁批准,由内阁负责”;与此同时日本宪法第4条规定:“天皇只能根据本宪法行使国事相关行为,无权参与国政” 。在日本战后宪法的体系下天皇已不再具有任何政治实权,国家的最高统治权归于议会选举产生的内阁总理大臣(首相) 。至此日本天皇又失去了政治实权,重新成为精神象征角色,不过“天皇”这个称号被保留了下来 。
推荐阅读
- 电商|为何中国电商压制实体,而日本实体店却“干翻”电商?有4点原因
- 新冠病毒|日本单日新增新冠病毒感染者超一万人
- 欢聚集团|直播APP东渡记:对决日本财团,俘获日本宅男
- 花呗|蚂蚁集团“暂缓”上市,背后大股东是“日本软银”?那马云呢?
- ddos|DDOS攻击是什么意思?日本奥运官网遭逾4亿次网络攻击
- 日本石崎秀儿破壁机怎么样-石崎秀儿破壁机怎么样
- 日本石崎秀儿微蒸汽烤箱怎么样-日本石崎秀儿微蒸汽烤箱测评
- 日本|PayPal CEO:积极在日本展开收购,开拓支付市场
- 日本政府|日媒:日官员称日美将共同防范勒索软件
- 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数据库存10万份错误记录?!日本新冠疫苗接种证明软件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