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宁夏籍三国名人:吴忠市七人,固原市四人

宁夏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在汉末三国时期隶属于凉州刺史部 。据不完全统计,宁夏籍的三国名人共有十一位 。其中,吴忠市籍七人,固原市籍四人 。
三国|宁夏籍三国名人:吴忠市七人,固原市四人
文章图片

李氏家族的另外四人分别为李傕的堂弟李应、儿子李式、侄子李利和外甥胡封 。李应曾经在司徒赵温手下任职 。李傕控制朝政期间,曾经欲将赵温杀死,李应进行劝解,赵温最终幸免于难;史料对于李傕之子李式的记载仅有一句,称其与李傕一起被杀;李傕的侄子李利是导致樊稠被杀的关键人物,正是他发现并向李傕汇报了樊稠与韩遂在阵前交谈的情况,从而引发了李傕集团的内讧;李傕的外甥胡封在李傕手下担任骑都尉之职,是刺杀樊稠的执行者,最终结局不详 。
三国|宁夏籍三国名人:吴忠市七人,固原市四人
文章图片

另外两位吴忠市籍名人也是出自同一家族,是一对父子,父亲名叫傅干,儿子名叫傅玄 。傅干曾在献帝建安七年(公元202年)成功劝说马腾放弃与袁绍残余势力勾结,转而与曹操联手向袁绍残余势力发动进攻 。此后,傅干加入曹操集团,历任参军、仓曹属等职 。傅干的儿子傅玄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历任郎中、温县县令、弘农太守、典农校尉等职 。西晋建国后,傅玄有担任过侍中、御史中丞、太仆、司隶校尉等职,是西晋的开国元勋,于西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病逝,著有《傅子》一书 。
三国|宁夏籍三国名人:吴忠市七人,固原市四人
文章图片

固原市籍的三国名人也来自同一家族,他们便是著名的皇甫家族,一共有四人,分别为皇甫嵩、皇甫坚寿、皇甫郦和皇甫谧 。皇甫嵩历任侍郎、北地太守、左中郎将、车骑将军、冀州牧、左将军、征西将军、太常等职,是汉末时期战绩最为显赫的将领,在平定黄巾之乱、稳定西北局势等一系列重大战事中战绩彪炳,但也遭到董卓的忌恨 。董卓控制朝政后,一度想除掉皇甫嵩 。此后,在家人的协助下,皇甫嵩得以保全性命 。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皇甫嵩病逝 。
三国|宁夏籍三国名人:吴忠市七人,固原市四人
文章图片

皇甫坚寿是皇甫嵩的儿子 。上面提到的皇甫嵩能够脱险,就是皇甫坚寿的功劳 。皇甫坚寿与董卓的关系非常密切,得知董卓欲加害皇甫嵩,皇甫坚寿当众向董卓下跪磕头,声泪俱下 。当时,在场之人无不动容 。董卓见状,深受感动,最终放弃了加害皇甫嵩的念头 。
三国|宁夏籍三国名人:吴忠市七人,固原市四人
文章图片

皇甫郦是皇甫嵩的侄子,早年曾在皇甫嵩手下任职 。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汉灵帝下诏,任命董卓为并州牧,要求董卓将兵权交给皇甫嵩,但董卓阳奉阴违,不肯交出兵权 。皇甫郦劝叔叔起兵讨伐董卓,但遭到皇甫嵩的拒绝,这也为后来董卓带兵进入洛阳并控制朝政埋下伏笔 。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李傕、郭汜爆发内讧,汉献帝命皇甫郦居中调停 。不过,皇甫郦的调停不但没有奏效,反而令李傕勃然大怒,一度拔剑欲将皇甫郦杀死 。贾诩见状,立即出面阻止,皇甫郦得以安全离开 。此事过后,为了保障皇甫郦的安全,汉献帝让他立即前往凉州 。
三国|宁夏籍三国名人:吴忠市七人,固原市四人
文章图片

最后一位皇甫家族的成员名叫皇甫谧,皇甫嵩的曾孙,生于献帝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字士安,号玄晏先生,是魏晋时期的一位名医,被誉为“针灸鼻祖” 。同时,皇甫谧也是一位史学家,著有《针灸甲乙经》、《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 、《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著作,于西晋泰康三年(公元282年)病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