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九|八一九事件时,众多苏军精锐,为何突然改变立场?与这种思想有关

冷战时期,苏联军队,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70~80年代,在衡量战略武器威力的13项指标中,苏联军队有10项居于领先地位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为了顺应新思维改革,便从1988年开始推行裁军、撤军政策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军总兵力下降到了约425万,规模有所缩小 。但即便如此,苏联武装力量仍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军队,仍掌握着首屈一指的钢铁装甲集群和战略核武器,实力非普通武装所能及 。
八一九|八一九事件时,众多苏军精锐,为何突然改变立场?与这种思想有关
文章图片

八一九事件时,众多苏军士兵内心茫然,不知道该不该维护苏联
当苏联军内出现信念动摇情况之时,叶利钦、克拉夫丘克等西方派官员,趁机拉拢其本民族的苏军官兵,以扩大其影响力 。有一次,叶利钦在访问图拉空降兵驻地时,对指挥官格拉乔夫说:“当你们合法选举的俄罗斯领袖受到生命威胁时,你会率领部队保护他吗?”得到的回答是:“会 。”依靠类似的方法,叶利钦在苏军的俄罗斯族官兵中得到了拥护,克拉夫丘克在苏军的乌克兰族官兵中受到了支持 。而由苏联多民族凝聚成的苏维埃武装力量,就在这种“宣传攻势”下走向了瓦解 。
长期的思想领域混乱,动摇了广大军民的信念,而鲁斯特事件后戈尔巴乔夫频频让苏联军队“背锅”的做法,又激化了军队与政界之间的矛盾 。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最终造成了严重后果 。八一九事件发生时,包括“塔曼”师在内的苏军精锐虽然进入了莫斯科,但大批苏军士兵的思想已经处在迷茫状态 。一些官兵对执行任务的信心不足,一些官兵分不明白事件的性质,一些官兵不知道自己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更有一些官兵对苏联国家的前途产生了疑问 。借此机会,叶利钦再次发起“宣传攻势”,最终促使“塔曼”师等部队改变了立场 。
八一九|八一九事件时,众多苏军精锐,为何突然改变立场?与这种思想有关
文章图片

【八一九|八一九事件时,众多苏军精锐,为何突然改变立场?与这种思想有关】总体来说,苏联解体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的方面很多 。其中,苏联国内历史虚无主义思想的泛滥,也是瓦解苏联军队凝聚力、促成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八一九事件后,苏联解体的速度进一步加快,苏联军队也难以有更大的作为 。最终,在1991年12月25~26日,苏联彻底解体 。
参考资料:《苏联兴亡史》、《苏联军队的瓦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