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精忠|三藩之乱时,耿精忠都投降了,为何康熙还要凌迟处死他?

所谓:时也势也!清朝的“三藩之乱”,当然也可以称之为康熙削藩,便是经典的例子 。
大清能开国,说来说去并不是清朝的八旗多牛逼,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大明降将的力量,这才舒舒服服的一统天下 。而吴三桂、耿仲明、尚可喜,后来的这三藩,就是大明降将的典型代表 。
清朝开国有多舒坦,康熙削藩时就有多危险,两者相辅相成 。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只占便宜,不承担风险的事 。明白了这个道理,康熙的姐夫耿精忠,为啥会被康熙凌迟处死,基本上就有了方向 。
耿精忠|三藩之乱时,耿精忠都投降了,为何康熙还要凌迟处死他?
文章图片

【耿精忠|三藩之乱时,耿精忠都投降了,为何康熙还要凌迟处死他?】在康熙眼中,他应该是最没有理由反叛的,也应是最容易被安抚的 。除了是皇亲国戚外,耿精忠也没有吴三桂那么大的战功、能力和影响力,属于典型的浮夸二代 。
可哪料挺好的剧本,却被耿精忠给玩偏了!因此康熙如何不愤怒?
再说耿精忠,随着不断胜利他也飘起来了,先跟郑经产生矛盾,而对自己的手下也缺乏管束,导致军纪败坏,老百姓怨声载道 。这样一来,他就失去了民心 。很快就在清兵的反攻下,从一个失败走向另一个失败 。
耿精忠眼见大势已去,便想率领水师外逃,但却被已经投降的亲信,给堵住了去路,最终只好也投降了 。
耿精忠|三藩之乱时,耿精忠都投降了,为何康熙还要凌迟处死他?
文章图片

投降后的耿精忠,还抱有幻想,不但请求康熙保留自己的王位,还表示要干掉郑经,以实际行动赎罪 。康熙竟然同意了!
这可让耿精忠大喜过望,为了活命,此刻的耿精忠比谁都玩命,不但击败了郑经,还在平叛尚之信的战斗中,立下战功 。
可哪料,这无非是康熙“以夷制夷”的套路,在三藩之乱基本上被打垮后,康熙二话不说,先削其王位,跟着就开始审理耿精忠 。公元1682年,也就是三藩之乱彻底被平息后,耿精忠被康熙凌迟了 。
耿精忠|三藩之乱时,耿精忠都投降了,为何康熙还要凌迟处死他?
文章图片

所以,耿精忠之所以落得这个下场,是有其特殊性的 。概括说来,有两点原因,尤其第二点,太让康熙难堪!
其一:德不配位!本是一位浮夸二代,他没什么大本事,却想称王称霸 。
其二:打脸康熙!其实在康熙的剧本里,就不想怎样他 。因为最终也只杀了耿精忠,对他的弟弟,都既往不咎,根本没受到牵连,毕竟是皇亲国戚,康熙也要脸面 。
可哪料耿精忠去打脸康熙,你让康熙如何下台?自然是凌迟处死,怪不得别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