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徐志摩遇难后,陆小曼的生活虽然陷入了清贫,但从此精神变得富有
文·段宏刚
1931年11月19日早晨,浪漫多情的诗人徐志摩(1897年——1931年)搭乘飞机,从南京飞往北京,准备给红颜知己林徽因(1904年——1955年)的演讲会捧场,坐在飞机上看着白云轻快地飘过蓝天的徐志摩,心里难以抑制亢奋之情 。两人上次见面是1928年秋天的事情了,那时的林徽因,已经成为梁思成(1901年——1972年)的妻子,他虽然爱她,但跟她有缘无分,只能从心底深深地祝福她,并把她当作最好的异性朋友来看待 。
然而,徐志摩根本没有想到,这次他没能如愿见到她,这次也是他今生最后一次乘坐飞机 。当飞机进入济南境内时因为大雾弥漫,再加上飞行员疲劳驾驶,飞机不幸坠毁,就这样,文坛损失了一位天才诗人 。
文章图片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浙江海宁县的富绅,认为儿子娶一个二婚女人有辱家风,所以,当陆小曼嫁给徐志摩的那天起,徐申如除过极度不满,还终止了对徐志摩的资助 。无法继续“啃老”的徐志摩,只能自力更生,先后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任教,并且夜以继日地写诗、作文以赚取稿费,撑起养家糊口的重担 。
曾经过惯了公子哥生活的徐志摩,在结婚以后才逐渐认识到一个男人身上的担当 。
然而,陆小曼作为名媛,又是晚清举人陆子福(1873年——1930年)的独生女,自小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在吃穿用上都喜欢最好的,甚至一度染上了吸食鸦片的恶习 。
文章图片
徐志摩固然每个月能挣来500大洋,属于高收入者,但不容易满足陆小曼所有的物质欲望 。面对陆小曼,徐志摩的心理产生了微妙变化,从最初的情深意重和唯命是从,到后来爱恨交加,在他眼里,陆小曼是一个不会过日子的女人 。
很快,跟陆小曼的婚姻生活耗尽了徐志摩的审美疲劳,所以,他的恋旧情结越发深沉,时常会想起善解人意的林徽因,如果林徽因有求于他,他都会义不容辞地帮助 。于是,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
徐志摩遇难后,遗体从济南运回上海,陆小曼从徐志摩随身的遗物里发现了自己于1931年春天创作的一幅山水画长卷,这是陆小曼的早期代表作,但还没有题跋 。徐志摩看到长卷后非常喜欢,打算拿到北京委托一位重量级文化名人给题跋,所以,就一直带在身上 。
文章图片
看到丈夫遗体以及长卷的那一刻,陆小曼悲痛欲绝,痛定思痛后,她明白了他们是冲破封建束缚后自由结合的夫妻,在巨大的外界的压力下,他们曾经深爱,也曾经彼此伤害,然而,她再也无法深爱或伤害到那个最亲近的人了,他离开了她的世界 。因为离开,往日的点点滴滴更加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
于是,她奋笔疾书,写下一个挽联:
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
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 。
通过这组挽联可以看出,陆小曼也是一名不幸的女人,她体弱多病,2年内接连失去了父亲和丈夫两个靠山,曾一度打算一死百了,却还没有给母亲尽孝,放心不下年迈的母亲,所以,她选择坚强地活下去,并痛改前非,改掉恶习,用后半生安心整理丈夫徐志摩的遗作,好让它们早日跟读者见面 。
文章图片
事实上,在后半生,陆小曼完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她卸任了“交际花”的身份,不再出去交际,用去34年时间,先后整理和编排了《眉轩琐语》、《爱眉小札》、《西湖记》、《志摩日记》等书籍,为徐志摩的作品公开出版立下了汗马功劳 。
推荐阅读
- 长江大学|企业发展遇难题政府服务送上门
- 徐志摩|徐志摩死后,陆小曼的存折连续18年每月打进300元,谁在供养她?
- 陆小曼|梁启超:我从没见过像徐志摩和陆小曼这样不要脸的两个人
- 陆小曼|陆小曼月花销500银元,够普通人生活几年,徐志摩打7份工也养不起
- 徐志摩|俞珊:徐志摩为她迷恋到亲手捧痰盂,陆小曼称她是谁都可用的茶杯
- 陆小曼|陆小曼家境富裕,却在徐志摩去世后穷困潦倒,她娘家的钱去哪里了
- 翁瑞午|陆小曼晚年:着素衣穿布鞋,为嫁同居30年的翁瑞午,写信向他请示
- 陆小曼|民国才女陆小曼:44岁戒毒,53岁第一次工作,56岁成三八红旗手
- 湖南娄底新化发生校园惨案 校长和一学生遇难
- 《漂洋过海来看你》大结局严晓秋遇难唐明痛失所爱 郑楚苏芒结婚生子【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