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卫军|二战德国党卫军王牌维京师的组建、发展及战争罪行

在二战中,德国党卫军曾经组建了38个师的武装部队,其中由外籍人员组建的部队几乎占到了党卫军的一半,在外籍部队中,党卫军第五“维京师”是建成最早、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为什么一个由外籍人员组建的部队,会成为党卫军的王牌师呢?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这个师的组建经过吧 。
党卫军|二战德国党卫军王牌维京师的组建、发展及战争罪行
文章图片

党卫军维京师
1942年11月,维京师升级为装甲掷弹兵师,1943年3月,党卫军组建新的“北欧”师,维京师的老底子诺德兰团被抽调到北欧师作为核心力量,该团团长担任北欧师的师长,芬兰营也离开了维京师,同时,一个由爱沙尼亚人组成的“纳尔瓦”营补充给维京师,直到1944年7月,党卫军整编成立爱沙尼亚第一师时,纳尔瓦营才又回到他们的老部队里 。
1943年哈尔科夫战役后,损失惨重的维京师于10月份撤出前线到后方整编,补充人员和装备,由比利时人组成的“瓦隆尼”突击旅编入维京师,齐装满员的维京师升级为装甲师,正式命名为党卫军第5维京装甲师 。
历任指挥官
维京师的历史上共有五名师长,该师所创造的优秀战绩主要是在前两任师长的率领下取得的,这两人在二战德国军队的历史上也属于非常著名的人物,简单介绍如下:
菲利克斯·施坦因纳,退役国防军少校,1935年加入党卫队特别机动部队,他给党卫军带来了全新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模式,抛弃了德国军队传统的队列操典等华而不实的东西,一切从实战出发,他最著名的口号就是“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是不是很熟悉?
党卫军|二战德国党卫军王牌维京师的组建、发展及战争罪行
文章图片

施坦因纳
施坦因纳担任维京师师长后,率领维京师参加了进攻乌克兰、挺近高加索及哈尔科夫战役,当时的维京师还只是一个步兵师,武器装备并不是很好,比普通的国防军部队还差,但维京师表现勇猛、作战顽强、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得到了国防军的高度认可,这与施坦因纳的训练和指挥有很大关系,施坦因纳可谓是维京师的奠基人 。1943年5月施坦因纳担任党卫军第三装甲军军长,赫伯特·奥托·吉勒接替他的职务担任维京师师长 。
奥托·吉勒是一个很不像军人的军人,他戴着近视眼镜,脸上既没有凶光也没有杀气,如果不是穿着那一身笔挺的将军制服,人们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位医生或教授,但这名参加过一战的老兵被证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战术指挥官 。
党卫军|二战德国党卫军王牌维京师的组建、发展及战争罪行
文章图片

奥托吉勒
吉勒担任维京师师长时,正是东线激战最惨烈的时候,在库尔斯克战役及随后的切尔卡瑟口袋和科维尔包围圈突围战中,尽管维京师损失惨重、几乎死到临头,吉勒也没有丧失信心,相反,他表现出过人的勇气与士兵共同进退,即便是最危险突围过程中,他也没有抛下伤兵,这让他获得了士兵们的广泛爱戴和尊重,1944年7月,吉勒晋升为党卫军第四装甲军军长 。
吉勒晋升后的过渡期,爱德华·德赛霍芬与鲁道夫·约翰内斯·缪伦坎普代理师长,两个月后卡尔·乌尔里希正式担任师长,他也是维京师最后一任师长 。
党卫军|二战德国党卫军王牌维京师的组建、发展及战争罪行
文章图片

乌尔里希
乌尔里希接任师长时,维京师正在维斯瓦河防线的莫得林要塞与苏军对峙,这段时间相对比较平静,1945年1月维京师南下匈牙利,参加了“春季觉醒”行动,战役失败后退守捷克和奥地利 。德国投降时,乌尔里希下令解除所有官兵的入伍誓言,解散部队让这些外籍人员各自返乡,至于能否平安回家,那就只能靠运气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