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李莲英|权宦李莲英:8岁入宫,位高权重谨言慎行,慈禧去世百天主动辞官

说起太监这一职业 , 可谓是历史悠久 , 每个朝代都有知名度很高的太监 。
在影视剧中 , 不论是姜文演的《大太监李莲英》 , 还是《大宅门》中张艺谋所诠释的李莲英 , 无不彰显出李莲英在朝堂上的权力地位 , 不仅手握朝权 , 更深得皇帝、太后爱怜 , 风光无限 。
可是真实照片里的李莲英 , 虽面貌丑陋 , 满脸疙瘩 , 却浑身散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质 。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 , 海水不可斗量 。让我们一起透过外表 , 走进李莲英的真实内心 。
大太监李莲英|权宦李莲英:8岁入宫,位高权重谨言慎行,慈禧去世百天主动辞官
文章图片

李莲英不是历史中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宦官 , 虽然品级高 , 却没有实权 , 不会干涉政事决策 , 反而恪守本分 。
李莲英的墓志铭上面铭刻着这样一句话 , "事上以敬 , 事下以宽 , 如是有年 , 未尝稍懈" 。李莲英地处高位 , 实则却是一个十分谨小慎微的人 。
俗话说得好:伴君如伴虎 。李莲英作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贴身太监 , 不得不懂得审时度势 , 拿捏好自己的 一言一行 。
权力是位置 , 更是距离 , 和中心越近 , 辐射的效果也就越好 。皇权至高无上 , 而身处皇帝身边的太监无疑是皇权的延伸 , 他们依附于皇帝给予自己的权力 。
有的人就会迷失在这无限的权力中 。明朝太监最负盛名 , 权势遮天 , 无疑是借助于皇权 。而明朝中后期的皇帝都懒得去处理琐碎的公文、奏折 , 于是就让太监代替皇上执笔 , 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大太监李莲英|权宦李莲英:8岁入宫,位高权重谨言慎行,慈禧去世百天主动辞官
文章图片

可是慈禧太后与前朝的皇帝不同 , 她善于玩弄权术 , 也十分忌惮太过张狂之人 。也因此赐名"莲英" , 就是教导李莲英 , 在皇宫这种一不小心就会引来杀身之祸的地方 , 必须时时刻刻保持谨慎 。
所以李莲英唯有本分的为慈禧做事 。
机智聪明 , 真心护主
慈禧太后不是一般的人物 , 如果不真正的从心底里信任李莲英 , 就不会把他作为心腹 。李莲英是真心对待慈禧太后 , 忠心耿耿 。
大太监李莲英|权宦李莲英:8岁入宫,位高权重谨言慎行,慈禧去世百天主动辞官
文章图片

当初八国联军入侵 , 慈禧往外出逃时 , 马车差点掉在山沟里 , 李莲英硬是拿着肩膀扛起来了 , 慈禧最后平安无事 , 他却受了重伤 。这样的举动能不让李莲英深受感动吗?
大太监李莲英|权宦李莲英:8岁入宫,位高权重谨言慎行,慈禧去世百天主动辞官
文章图片

李莲英为了让慈禧高兴 , 想方设法地找寻新鲜玩意儿 。
慈禧喜欢听京剧 , 有次武生泰斗杨小楼进宫唱戏 , 博得了慈禧欢心 。杨小楼便趁机求慈禧太后赐字给他 , 慈禧正在兴头上 , 就答应了他 。
于是拿起毛笔挥墨写下了一个福气的福字 。杨小楼接过来一看却傻眼了 , 原来是慈禧一着急多写了一撇 , 成了错字 。众人也不敢说话 , 万一哪里说不对就有可能引来杀身之祸 。
李莲英这时却站出来解围:杨小楼 , 老佛爷赐你这字你可不敢领 , 老佛爷写的福比别人都多那么一点 。
这话一语双关 , 既替杨小楼解了围 , 又把错字的事情巧妙化解 , 聪明机智 , 令人不得不称赞连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