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清朝为何赢不了鸦片战争?明明英军只有两万人,拖也该拖垮了( 三 )


文章图片

当时清军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拖延时间,等到大军集结,然后再去抵御英军 。显然这种方法对英军是没多大威胁的,且不说清军薄弱的城防能否挡住英军的海陆攻势,就是集结军队都要很久 。当时清军最重要最大量的日常任务,就是维持社会治安 。因此清军的驻守十分分散,在鸦片战争中,集结部队也全靠抽调 。即便是清军集结完毕,十几万人浩浩荡荡的开过来,那也不一定能赢啊 。人家大不了不打这里,起锚开拔换一个地方 。那个时代又没有高铁,清军就算跑得再快,那也追不上人家啊 。
比如1842年4月16日,浙东反攻失败后,道光皇帝根据前方主帅奕经的请求,调广西兵1000名增援浙江 。6月29日,该部首批共550人到达,后面一批450名尚在途中 。而此时英军的英军早就打完了,正往长江里面打呢 。
最为关键的是,你根本不知道英国人的目标是哪里?只能是等到他们要进攻了,才能做出反应 。等到你这边准备好,人家那边早打完了 。
英军|清朝为何赢不了鸦片战争?明明英军只有两万人,拖也该拖垮了
文章图片

这样的不对称战争,使得清军完全就是有力气都使不出啦,人多又如何?什么叫降维打击,这就叫降维打击 。
当然了,对于英军的这种办法,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大不了不要沿海城镇了,就学当初封锁郑氏家族,居民全部内迁三十里,你的炮弹总够不着了吧 。英国陆军虽说同样很强,但是没有了海军的支援,再加上失去了机动性,就那一万把人,威胁不算太大 。所以,此时的道光皇帝还不算太慌,他还在拖着打 。
不过人家英国人也不傻,他们不是来当海盗的,而是来做“生意”的 。劫掠沿海城镇只是手段,逼迫清政府低头求和,然后在谈判桌上获取利益那才是目的,所以英国人也没准备在沿海和清军这样一直耗 。1842年5月,英军攻破吴淞炮台,封堵了长江出海口 。
英军|清朝为何赢不了鸦片战争?明明英军只有两万人,拖也该拖垮了
文章图片

然后英军自恃有着强大的海军,把军舰开进了长江 。这一招对英军而言,其实是有些许冒险的,毕竟长江不比海上,其将无所遁形 。但其对于清政府的威胁无疑是增大了,因为长江沿岸,皆是地方重镇,朝廷可丢不起 。
尤其是长江连接着京杭大运河,此乃清朝的经济命脉 。江淮各地的钱粮税赋都是经由运河送往京城,一旦这里被英国人把守住,道光皇帝可就发不出了工资了 。这一下,道光是真的慌了,比当初英国人的军舰停在大沽口都还要慌张 。他不敢拖了,再拖下去,北方吃不到南方的粮草税收,也无法军事威胁压制南方,耽搁久了没准来个内乱 。于是清政府再度求和,在南京和英国人订下和约,割地、赔款、通商 。
这个过程中,显然还是英国人的海军扮演了关键角色 。如果不是他们的军舰开进长江,英国人仅凭陆上部队,是很难封锁大运河的 。
英军|清朝为何赢不了鸦片战争?明明英军只有两万人,拖也该拖垮了
文章图片

反过来讲,如果当时的清朝,有一支较为靠谱的海军,也不至于如此被动 。不求这支海军能有与英军正面决战的实力,只要他们能够跟上英军的步伐,并且能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阻拦,其实英国人就很难发挥了 。当然,如果是能和英军匹敌的话,那就更不用担心 。
【英军|清朝为何赢不了鸦片战争?明明英军只有两万人,拖也该拖垮了】不夸张的讲,即便当时的清朝有着诸多缺陷,只要是有一支强大的海军,那么鸦片战争的结果就能扭转 。很可惜,他们没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