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_历史|苏联陈兵百万,为何没有援救盟友越南?对越作战背后的苏联因素( 二 )


“打屁股”就是及教训惩戒的意思,即:有限度地快速军事打击,打了就撤兵且不占人领土,不给苏联任何出兵的机会 。如同当年中国攻打印度一样,采取一场克制级别的惩罚性军事打击,而这种酣畅淋漓的“闪电战”,在大快人心的同时,也能教训一番这个狂妄的“东方古巴” 。
为了减少苏联介入的机会,我国北方的沈阳、北京、兰州和新疆军区都进入了一级战备状态;邓小平还下令,从靠近中苏北部边境的伊犁,不声不响地撤走了约30万中国平民,并秘密命令情报人员对苏军在边境地区的活动,进行密切监视,为“防范苏联入侵”做好万全之策 。
苏联_历史|苏联陈兵百万,为何没有援救盟友越南?对越作战背后的苏联因素
文章图片

对越自卫反击战
从1979年2月17至3月中旬,短短28天内,我军气势如虹,势险节短,一路推进到越南腹地,打得越军丢盔弃甲、四散逃窜,成功完成了这场堪称攻心夺志的较量 。
而最终事实也证明,苏联,这个世人眼中牛气冲天的军事超级大国,这个越南眼中“本应组建苏军前来援助”的老大哥,在看到自己的小弟被痛打后,竟没有实际履行他们应有的条约!而是选择嘴炮支持,除了口头上的谴责,仅仅向越南象征性地派遣了一个军官顾问团,还宣称:“越南有自保能力......”
是的,苏联并未以任何姿态直接介入战斗,越南只是苏联在东南亚的一枚棋子,彼此之间的苟合是为了相互索取,谁都不愿为对方“以身试险、火中取栗” 。
苏联_历史|苏联陈兵百万,为何没有援救盟友越南?对越作战背后的苏联因素
文章图片

用一场战争奠定百年发展大计
这一仗,中国牺牲了很多战士,但战士没有白白牺牲!
在我军的武功军威下,越南想要称霸东南亚的妄想就此偃旗息鼓,印支联邦的迷梦也成为了镜花水月;而苏联一直苦心奉行的霸权主义美梦也得到瓦解,一时间,不少试图摆脱苏联压迫的国家都倍感振奋 。为了找回失去的颜面,重新打造神圣的光环,苏联在第二年大举入侵阿富汗,结果当然是,再一次证明了“穷兵黩武只能是自寻死路” 。
而对于我国而言,这一战打出了自己的血性,不仅捍卫了国家主权尊严,避免了苏越对我国的封锁,还表明了在处理国际大事难事面前,中国是有决心、有办法、有能力诉诸武力的,可谓“言必行,行必果” 。
重要的是,这一战还为中国迎来了所谓的“十年蜜月期” 。在这段宝贵的时间内,我们引进了大量的西方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与众多西方国家建立起广泛的外交、经贸联系,完成了第二次工业化飞跃,真正开始融入世界,为今天中国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坚实基础 。
若干年后的今天,再重温那场战争的炮火硝烟,会使我们感慨和平的来之不易;无论你是否经历过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或者你是一个90年之后出生的年轻人,我们都该铭记那些年里的人与事,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仍然享受着这场战争带来的和平红利 。
最后老调重弹:“唯有自己强大,才是硬道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