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_历史|日本并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提出一个条件,不答应就死战不降

1945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渴望已久的一年,在这一年的8月15号,丧心病狂的日本人投降了,当时的裕仁天皇通过广播的形式向全世界宣布日本投降 。
我们经常能够听到的一句话是"日本无条件投降",其实对于这句话,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误解,"无条件投降"并不准确,日本的投降是有附加条件的,而这个条件就是保留日本的天皇 。
日本_历史|日本并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提出一个条件,不答应就死战不降
文章图片

在日本的高层中,其实对于战败的结果已经是心照不宣,他们也很早就开始谋划投降的相关事情 。对于日本政府的高层来说,他们第一个考虑的就是要继续将天皇制度保留下来,说白了就是怎样能够让罪行累累的裕仁天皇逃避战后的惩罚 。
国家与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美国已经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日本的政客们对于这样的国际关系了如指掌,他们开始活动 。
日本_历史|日本并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提出一个条件,不答应就死战不降
文章图片

在日本直到苏联的军队出动参战后,日本利用瑞士中立国的身份向中美苏英发去照会,告诉四国准备接受《波茨坦公告》,但是在接受公告时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不能损害天皇陛下作为日本最高统治者的任何权利 。
美国方面在接到日本的意思后,很快就对给日本了一个答复,在这份回复中,杜鲁门写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从投降时刻起,日皇和日本政府统治国家的权力即须听从盟国最高统帅之命令,以便采取他认为适宜于执行投降条款的步骤 。
日本_历史|日本并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提出一个条件,不答应就死战不降
文章图片

杜鲁门的回复就相当于是认可了日本继续保有天皇制度,这也顺理成章地成了将来裕仁天皇逃避战争罪责审判的依据 。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多年,但是受到公开的文件内容限制,现在仍然不知道美国总统杜鲁门和日本裕仁天皇之间到底有没有达成什么私下的协议 。
即使有很多的历史迷雾没有被拨开,从现在的事实来看可以发现,在日本给美国送去照会之后,裕仁天皇就像是得到了某种许诺,开始放心准备《终战诏书》 。
【日本_历史|日本并不是“无条件投降”,而是提出一个条件,不答应就死战不降】日本战败投降,对于战犯进行审判是必须的,但经过远东军事法庭的审判,日本天皇最终免于审判 。所以说,日本其实不是"无条件投降",在这里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继续保留天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