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雍正王朝:一份明知是伪造的“太子手谕”,但是也让康熙无法彻查
在《雍正王朝》中,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康熙废黜,可以说既是一种必然,但同时也存在着极大的偶然性 。
说其是必然,是因为在此之前,康熙与胤礽之间的矛盾正在不断激化,康熙对于自己培养了三十多年的皇太子已是非常的不满 。
说其是偶然,是因为太子胤礽的亲信凌普突然带兵包围康熙在热河的行宫,从而营造出了一种胤礽想要弑君夺位的氛围,进而让康熙在面对如此紧张局势并且背负着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只能当即立断将胤礽的皇太子之位废黜,以平息事态的发展 。
然而,令康熙以及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是,这份调动凌普军队的所谓太子“手谕”,却是经过伪造的,整个事件从一开始就是一场针对于太子胤礽的“阴谋” 。
可即便是如此,面对这份产生如此巨大“破坏力”的“假手谕”,康熙还是选择了在众人面前保持沉默,对此是只字不提 。
康熙的隐忍不是因为他不想将此事一查到底,而是在当时的局面环境之下,康熙确实没有办法,同时更是不能够进行彻查 。
文章图片
明知是伪造的“假手谕”,却让康熙是想查但又不能查 。
在张廷玉的提醒下,康熙已经发现了这份所谓的太子“手谕”是伪造的,并且通过对十三阿哥胤祥的询问,也确认了胤礽确实和这次“兵变”没有任何的关系 。
尽管刚开始的时候,康熙非常想要当机立断的彻查清楚,但是经过仔细思考之后,随即便放弃了这样的想法,这是因为在当前情况下,如此大张旗鼓的彻查不仅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很有可能会引发新的事端 。
文章图片
首先,便是如果彻查很有可能将凌普真的给“逼反”了 。
凌普,是太子胤礽奶妈的丈夫,是绝对铁杆的“太子党”,于是在见到太子胤礽的“手谕”之后,是不假思索的就遵照行事了,或者说,他并不知道这样安排的目的,他只是奉命行事而已 。
【康熙|雍正王朝:一份明知是伪造的“太子手谕”,但是也让康熙无法彻查】而一旦让凌普知道,自己是按照一份“假手谕”行事,而且行的是“叛逆”之事,更是直接导致了胤礽被废黜,如此一来,会让凌普感到万分的恐慌与焦虑,其也会担心自己会不会遭到康熙皇帝的严惩 。
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凌普真的很有可能会“狗急跳墙”,就此“造反”,如此一来,对于康熙皇帝以及所有人来说,都是得不偿失的 。所以,极力的安抚、稳定住凌普才是关键,而不能再给其以其他刺激 。
其次,康熙也担心会对胤礽产生新的不利情况 。
这个时候的康熙,首要目的便是要尽可能的保护胤礽,但是此时的情况是,康熙在明,胤礽的反对者们在暗,康熙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会出现新的因素,进而对胤礽产生更加不利的影响,到那时便真的会一发不可收拾了 。
况且,“兵变”已经成为了事实,胤礽也处于了极为不利的舆论漩涡之中,马上将其扭转也是非常的困难,同时也有可能出现新的事端 。所以,这个时候选择息事宁人,慢慢化解矛盾,逐步引导风向,才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
文章图片
再次,就是此时的康熙确实是无从查起 。
所有的线索,仅仅是这一份“假手谕”,再无其他证据证明此事另有端倪,这无疑也给将此事勘破,增加了巨大的难度 。
于是,康熙为了暂时性的维系局势的稳定,同时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再起事端,就这样选择了隐忍与沉默 。
推荐阅读
- 王朝阳|腾讯WE大会:两位诺奖得主领衔揭秘新突破,视频号首次VR全景直播
- 雷锋网|快手回应“雷锋网”文章《快手的大明王朝1566》:报道严重失实,将启动法律程序
- 胤祥|为什么雍正皇帝追封十三阿哥胤祥为铁帽子王?
- 司马懿|司马懿诛此人三族,唯独漏杀一人,150年后其子孙灭了司马王朝
- 元朝|我国古代王朝的国号,为什么从元朝开始都变成了两个字?
- 清朝|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封建王朝是哪一个?不是汉朝、也不是唐朝
- 燕王朱棣|如果没有朱棣起兵造反,朱允炆的王朝能撑多少年?
- 雍正|故宫发现清朝圣旨,雍正24岁儿子神秘消失,学者:雍正真狠心
- 皇帝|中国最强姓氏:创立了12个王朝,出了60位皇帝,如今人口已破亿
- 玄烨|孝惠皇后并非康熙生母,为何康熙为她献舞祝寿,后为其割辫治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