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软禁蒋介石13天,换回54年的幽禁,揭秘张学良台湾幽禁秘史
回首百年的中国,有一个名字是海峡两岸都一定不会遗忘的,那就是发动西安事变的少帅张学良 。
文章图片
张学良(左)杨虎城(右)
反对“先安内,再攘外 。”张学良和杨虎城用的是最激烈的方式 。在抓住蒋介石后,他们向全国发出了“救国八项主张” 。
事实上,蒋介石在兵谏事件当中受了伤,同时也被软禁,而张扬两人也没打算要他的命 。宋美龄得知后,从上海赶到南京,但此时的南京国民政府是鞭长莫及,陷入一团混乱 。
文章图片
宋美龄
其实在当时,张学良认为,要想团结全国各地的军事力量,只要把蒋介石抓起来,然后登高一呼,大家都会支持他 。可是,事实结果并非张学良想得那么简单 。
这时,有一些人主张,应该立刻召开公审大会来声讨人民公敌蒋介石的罪行 。另外,苏联当局得知张学良跟杨虎城在西安发动兵谏劫持蒋介石的消息之后,他们竭力地反对,提出不要轻举妄动 。
文章图片
西安事变最终和平解决,但一开始在要抓蒋介石的问题上,张学良就不如杨虎城果断,迟疑许多时日后才采取行动,后来甚至还瞒着杨虎城计划释放蒋介石 。
而杨虎城在1949年被杀害,他的孙子认为是当时的军统局下的手 。事后,张学良被送到军事法庭审判 。命虽然是保住了,他却被蒋介石视为芒刺 。
最初,蒋介石是坚决不谈判的,他说:我就是中华民国的军事将领,你们今天抓了我,要是还承认我是领袖的话,就把我放回去,不然的话,我绝对不跟你们谈 。
但是宋美龄去了之后,可能跟他分析了一些不同的情势,同时也让蒋介石在情绪上平静下来,所以蒋介石后来愿意接受谈判 。
文章图片
西安事变促使形成全面抗战局面,而张学良的历史定位出现两极,有人说是乱臣贼子,而有人说是千古功臣,而蒋介石死后,张学良也没再回到故乡,太多的秘密在他内心深处 。
据杨虎城的孙子杨瀚回忆,在他去看望晚年张学良的时候,张学良听到“杨虎城”三个字时,肩膀颤抖了一下 。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杨瀚感觉到西安事变里边还有很多故事 。
对于西安事变,很多人想问张学良背后真正的动机,更有人想问,他为何最后执意要护送蒋介石回南京,难道他真的没有想过后果吗?而如果他没有走这么一遭,他的人生又会有什么样的不同呢?
文章图片
那么,张学良到底有没有想过西安事变的后果呢?其实,张学良肯定会想到,但是那个时候,他是基于一种爱国热情而发起的兵谏,只是他想要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
同时,张学良跟蒋介石的关系一开始就很好,如果放了蒋介石,他认为蒋介石会保障他的安全,而且,张学良还认为,放了蒋介石就是把蒋介石重新恢复到一个抗战领袖的地位,所以蒋介石会让他回来,继续领导东北军进行抗战 。
晚年的张学良不愿意透露他跟蒋介石在华清池谈判的秘闻,其实就是怕蒋介石不高兴,而且当时他们谈了很多条件,蒋介石都答应了这些条件 。
如果张学良把其中的详情张扬出去的话,让蒋介石的面子很不好看,所以他就一直不愿意向外界透露 。等到蒋介石父子都去世以后,张学良才愿意公开其中的内情 。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
- 康熙|康熙将儿子软禁26年,儿子没事干,娶了16个老婆,生29个孩子
- 蒋介石|蒋介石为何选重庆为陪都,而不是更繁华的成都?重庆是刘湘的地盘
- 蒋介石|抗战结束后,蒋介石成立的五大行营,都是哪位国军大佬任主任
- 杨宇霆|胡适曾言:杨宇霆不死东北不失!那当年张学良为何要处决杨宇霆?
- 蒋介石|蒋介石如何丢掉外蒙古?伟人曾向苏联提出,外蒙应该并入中国版图
- 蒋介石|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后,迎娶宋美龄,五个月后重新复出,权力更大
- 蒋介石|他37年投靠国军,49年计划偷袭蒋介石,起义后陈毅用8个字定性
- 张学良|张学良被囚50多年,从哪得来亿万家财,死后遗产为何全捐了美国?
- 黄金荣|历史老照片:黄金荣扫大街,溥仪洗衣服,张学良喂鸡鸭
- 蒋介石|看大决战为何蒋介石手下,很多都不服从他的命令?不怕被枪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