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亮剑》中的八路军386旅,在真实抗战历史上,到底有多牛?( 二 )


就旅级作战单位来说,最初只有385旅和386旅,到1940年整军时又将新部队整编为了新1旅、新4旅、新7旅、新8旅、新9旅、新10旅、新11旅 。当然,除了129师本部体系部队外,此时受其指挥的还有新军决死队一部 。
在部队作战中,实编的旅、团并不是以所辖部队越多为越好,一般来说旅辖3团、团辖3营是最适合的编制 。
因此129师在1940年本部的7个新旅加2个老旅中,绝大部分都是3团编制,有两个例外是新1旅的386旅,前者辖2个团,后者是下辖4个团,即772团、16团、17团和18团 。
大家可能发现了,前文所述386旅有771团,还有补充团、新1团等部队,怎么到1940年时所辖的4个团全成了数字番号团呢?386旅历史上有没有独立团呢?
首先,386旅历史上没有像《亮剑》中那样的独立团,该旅最初辖771团、772团 。
1938年,771团脱离386旅建制,此后成为冀南军区的主力团,而新调入的部队则是补充团和新1团 。
八路军|《亮剑》中的八路军386旅,在真实抗战历史上,到底有多牛?
文章图片

补充团原来是129师新兵团,在建团过程中划拨了772团的3个红军连及100多名战斗骨干,因此该团实际是772团的兄弟团;而新1团则是东进纵队第1、3团合编的;后来冀南军区先遣支队第3大队也划归386旅建制,改为旅补充大队 。
1940年八路军整军,杂乱番号的部队大多均授予数字番号,新1团改为16团、补充团改为17团、补充大队改为18团 。
之后有段时间内,386旅兼太岳军区,但时间不长就被抽出担任太岳军区的机动野战旅 。
在残酷的抗日战争中,386旅减员很大 。
1940年时,全旅兵力最多时估计有上万人;到1941年11月,全旅只剩下6000余人;到1942年冬,全旅只有4700多人 。
在艰难情况下,八路军实施主力部队地方化,并将步兵团改为甲乙丙三类团,其中甲种团兵力也不过2000人,丙种团甚至只有大几百人 。
1943年9月,386旅所兼为太岳军区第2军分区,所辖部队为772团、16团、20团,原17团、18团外调 。
到1944年10月,772团已调入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16团调延安,第2军分区便只辖20团及基干团 。
八路军|《亮剑》中的八路军386旅,在真实抗战历史上,到底有多牛?
文章图片

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以386旅所兼第2军分区和第3军分区主力部队合编为太岳军区第2旅,下辖772团、20团及士敏独立团(21团) 。
随后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成立时,原拟772团、20团及士敏独立团(21团)组成的旅为第12旅,实际编制下来后调整为第10旅,所辖团分别改为28团、29团和30团 。
全军统一番号后,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改为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3军,原10旅改为37师,所辖团分别为109团、110团及111团 。
很明显37师便传承自红军时期的31军、八路军时期的386旅;109团则传承自红93师、八路军时期的772团,而直到今天这支部队的血脉仍然在人民军队的作战序列中 。
【八路军|《亮剑》中的八路军386旅,在真实抗战历史上,到底有多牛?】欢迎关注“熊熊点兵”微信公众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