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北宋如果迁都长安,后世会出现靖康之难吗?迁都的话等不到那一天

北宋太祖皇帝当年想迁都长安这个梗,最初来源于南宋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在网上一直流传很广 。
帝生于洛阳,乐其土风,常有迁都之意……帝之弗从 。晋王又从容言曰:“迁都未便 。”上曰:“迁河南未久,当迁长安 。”王叩头切谏 。
但我总觉得这话应该不是老赵的原话,更像是南宋这帮学者们被金人虐了之后,痛定思痛的事后诸葛亮 。
因为如果赵匡胤真说了这句话的话,我倒觉得当年的烛光斧影,倒真成了北宋的一大幸事 。
长安|北宋如果迁都长安,后世会出现靖康之难吗?迁都的话等不到那一天
文章图片

后来李唐王朝就比较聪明,名义上咱们都城还是长安,但身体却非常现实,一饿肚子就就食洛阳 。他们很明白,长安是理想,洛阳是现实 。
到了五代时期,从后晋开始大家就没那么多顾忌了,面子算个啥?怎么方便怎么来,汴梁才是最好的家,成为了当时乃至宋初人们一致的共识 。
为何汴梁好呢?人家地段好,有运河呀 。
三、 运河是关键
自从隋炀帝修筑了大运河之后,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便再也离不开,这条关系王朝命运的生命线了 。
长安|北宋如果迁都长安,后世会出现靖康之难吗?迁都的话等不到那一天
文章图片

你可以在北方定都,但你一定会吃南方的粮米,而想要吃上便宜的粮食,只能通过运河运输实现 。
古代运输主要分为陆路、水路,陆路运输需要畜力、人力消耗,还得根据陆地上的道路崎岖程度来衡量运输损耗 。
这就跟现在的蔬菜价格一样,大棚里的5毛,卖到消费者手里就得几块,除了中间商赚差价,运输成本是很大一块 。
而水运就好多了,河道现成的,人力方面的消耗就降到了最低,损耗也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对于人口众多的大都市,巨量需求之下,水路运输是一个非常实际、现实可操作性极强的选择 。
长安|北宋如果迁都长安,后世会出现靖康之难吗?迁都的话等不到那一天
文章图片

从大运河起点出发,想要去长安,需要沿着水路向北,进入淮河,然后进入汴河,再继续进入黄河水道,到了黄河可就没人惯着了,动态的黄河有时泛滥,有时干涸,冬天还结冰 。更不要说宋初时期,黄河水道失修,河道之内滩涂暗礁众多,漕运粮船想要运到关内,十不存一 。
如果中途停到汴梁,这些问题就全部解了,放着明白装糊涂,舍近求远,舍易取难,你当宋朝皇帝们是真傻呀 。
“今日之势,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为本 。太半待饱于军稍之余故国家于漕运至极至重 。”
当然,表面上看赵匡胤觉得汴梁是四战之地,没天险可守好像有些道理,但人家赵大当年可并没有觉得,自己真的干不过契丹呀 。
长安|北宋如果迁都长安,后世会出现靖康之难吗?迁都的话等不到那一天
文章图片

怕契丹的是他那个“英明神武”的老弟,赵光义,是他硬生生掰弯了柴荣、赵匡胤所塑造的宋初铁血风采 。
况且,真的迁都长安,那赵匡胤打了这么多年仗的英名,可就真的毁于一旦了 。
因为这个时候,时代已经变了 。
四、 北方威胁由西北转向东北
唐朝以前的王朝军事威胁一般来自于西北,如秦汉时期的匈奴、三国魏晋的鲜卑、柔然,隋唐时期的突厥,因此定都长安,有利于国家对军队的快速调动 。
【长安|北宋如果迁都长安,后世会出现靖康之难吗?迁都的话等不到那一天】然而到了宋初之时,因为后晋太祖石敬瑭的一番神操作,幽云十六州被契丹轻松吞了,这就造成了中原王朝的主要军事威胁改为了东北的契丹 。
长安|北宋如果迁都长安,后世会出现靖康之难吗?迁都的话等不到那一天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