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开国元勋,大明奇冤——李善长( 四 )


李善长|开国元勋,大明奇冤——李善长
文章图片

在朱元璋在外作战的时期,奉命留守应天府的李善长,深知此地是朱元璋的重要根据地,只有管理好这个大后方,才能让朱元璋无所顾虑地全心征战 。朱元璋之所以将应天府交给李善长,自然是出于对他的信任,而李善长也没有让朱元璋失望,他全力以赴,尽忠职守 。将应天府管理得妥妥当当,百姓安居乐业,生产稳定,社会治安良好,各种行业都蓬勃发展,充足的军需补给不断地送往前线,让将士们毫无后顾之忧 。
其实,在李善长刚刚留守时,曾经号称富庶之地的应天府早因连年战乱而遭到极大破坏,各种生产陷于停顿,经济状况也堪称糟糕 。李善长在了解了具体情况后,积极谋求对策,重建应天府 。
李善长|开国元勋,大明奇冤——李善长
文章图片

李善长十分清楚,当务之急是要将当地的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起来,以保证前方军队的粮草补给 。他遵照朱元璋所制订的屯田垦荒措施为基础,普遍推行屯田制度,同时大兴水利建设,鼓励农民耕种和开荒增加田地 。
李善长|开国元勋,大明奇冤——李善长
文章图片

在帮助农民恢复、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李善长还颇有远见地采取措施控制城市中的手工业和商业 。他对比元制,并改革弊端,最终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实效的措施,比如立盐茶课、制钱法、开铁冶、定渔税等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在李善长的推动下,开始实施茶盐法,即统一由政府控制茶、盐产的买卖,商人可以出钱请引贩卖 。盐税为二十取一,茶税每百斤纳钱二百 。这一年,他还推行了制钱法,即在江西行省置货泉等三局,设大使、副使各二员,颁布大中通宝大小五等钱式,最初铸钱四百余万,短短两年后,这个数额就猛增了近十倍 。至正二十七年(136年)实行铁冶,一开始以湖广地区为主,由政府直接招募工匠冶炼 。
李善长|开国元勋,大明奇冤——李善长
文章图片

针对各种重要的经济发展,李善长都深入调查,而后精心制定措施加以实行 。这实在是一个细致而繁杂的工作,但李善长“裁取有衷”,条理分明,成效显著,使得朱元璋的临时政权“国用益饶,而民不困” 。也为明朝建立后的经济典制,作了示范和先导,影响极为深远 。
李善长|开国元勋,大明奇冤——李善长
文章图片

经过长期的征战,朱元璋消灭了各地的割据势力,已经具备了称帝的条件,以李善长为首的文臣谋士为朱元璋登基而积极筹备开来 。刘基与陶安等人建议先行制定完善的律令,以整顿纲纪,获得朱元璋的许可,朱元璋还特别指出旧朝律法中的连坐法过于残酷,可考虑改变 。李善长便提请自大逆以外都予以废止 。随后,李善长与刘基等裁定律令,李善长为总裁官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二月,律令成,颁布于天下 。
李善长|开国元勋,大明奇冤——李善长
文章图片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的正月初四,朱元璋在六朝古都南京的南郊,于刘基事先勘选的一块“风水宝地”上祭祀天地,登基称帝,是为明太祖 。李善长率领百官和百姓跪拜庆贺,连呼万岁 。在登基仪式结束后,明太祖到太庙追尊四代祖父母、父母为皇帝皇后,再祭告社稷 。封结发妻子马氏为皇后,世子标为皇太子,接着册封诸王 。所有的仪式,都是由李善长充当大礼使来主持进行的 。
朱元璋称帝后,李善长被任命为明朝第一位宰相,统领朝臣,他一跃而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开国勋臣 。
李善长|开国元勋,大明奇冤——李善长
文章图片

洪武元年(1368年)五月,明太相去梁(今河南开封)视察三个月,命李善长在京留守,其间大小事务都可由李善长按照律法来决断,后来,朱元璋将军事以外的朝中事务都交给李善长负责管理,如建置地方各缓职官、制订官民表服仪礼、三师朝贺东宫仪礼、规定朝臣大小服色、售赐以及封建藩国、功臣爵赏、民间诉讼等,大事小事,细则烦琐,但李善长全都耐心处理,安排妥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