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八国联军点名要求清廷杀他 为何清廷坚决不答应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提出了一份“祸首”名单,指名道姓地要求清廷杀掉他们 。
那时候的清廷,几乎没有与西方列强讨价还价的本钱,只能按照这份“祸首”名单,一一进行严惩 。“祸首”名单上一共有12个人,其中有一名铁帽子王,一名郡王,一名辅国公,一名大学士,还有三名军机大臣,除了宗室亲贵,就是宰辅之臣 。清廷为了让西方列强满意,将他们杀的杀,赐死的赐死,最轻的处罚也是流放 。
八国联军|八国联军点名要求清廷杀他 为何清廷坚决不答应
文章图片

【八国联军|八国联军点名要求清廷杀他 为何清廷坚决不答应】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慈禧太后再次调集董福祥所部进京 。董福祥率部与义和团并肩作战,抗击八国联军,并参与围攻东交民巷的使馆区 。
后来,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太后带着光绪皇帝匆忙逃出京城,辗转前往陕西西安 。董福祥担任随扈大臣,护送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西行 。
八国联军将董福祥列为“祸首”,清廷坚决没有答应,一方面,是因为董福祥两次进京护驾,功劳很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董福祥手下有一支军队 。清廷投鼠忌器 。经过综合考虑,清廷最终没有按照八国联军的意见杀掉董福祥,而是革除职务,永不叙用 。
八国联军|八国联军点名要求清廷杀他 为何清廷坚决不答应
文章图片

董福祥其实也不满清廷的处理,他准备回到陕西自行招募一支军队,打算与八国联军决一死战 。
慈禧太后担忧董福祥此举会破坏和谈,便与光绪皇帝一起接见他,对他进行安抚 。光绪皇帝还给他写了一份手书,最后是“他日闻鼙鼓思将帅,舍尔其谁属哉”,勉励他等候时机 。董福祥这才作罢,回到家乡 。
1908年,董福祥病死于甘肃金积堡,享年70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