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慈禧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耳熟能详,长辈常挂在嘴边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慈乌夜啼》
作为清朝后期实际掌权人的慈禧太后,在后人中的评价也分为两极化 。一方面因为慈禧天后的政治手段极为干练,在晚清朝廷地位日渐势微的时候,通过平衡朝廷重臣和皇室权贵间的权利范围,达成了相互制衡的局面,从而为晚清延续了数十年的统治地位,而且一边应付外国列强入侵的同时,又在解决国家内部的起义问题 。
慈禧|慈禧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耳熟能详,长辈常挂在嘴边
文章图片

权利之外,重视亲情
即使在朝堂之上,慈禧是一个玩转权利,手腕干练的政治角色 。但到了私下里,她并不是一个完全铁血无情的狠角色 。这从慈禧支持的一些政策也能看的出来,当时她积极支持洋务运动的开展,并且重用张之洞等实干兴国的大臣 。除此之外,还在教育上加大投资力度,希望后辈可以崛起 。对于亲情慈禧看得也极为重要,尤其是对待父母,那更是非常孝顺 。
慈禧|慈禧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耳熟能详,长辈常挂在嘴边
文章图片

当时慈禧太后的母亲正值70大寿,作为女儿的慈禧早早就开始为母亲准备礼物 。毕竟能活到七十岁,母亲也算是长寿老人了 。此时一些想借此亲近慈禧的大臣,也在私下里帮助慈禧到处寻找七十大寿的礼物,希望自己进贡的东西能讨得慈禧母亲的欢心,从而被慈禧在官场上能提拔一下 。
错过生辰,作诗为礼
可惜生辰那天,正好有外国师团访问 。作为掌权者的慈禧,不得不先放下母亲的生辰,先去迎接外国使团,毕竟这是国家大事 。在接待完使团后,已经到了傍晚时分,已经过了庆贺的时辰,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歉意,慈禧又额外送上很多寿礼,除此之外还写下一首诗,作为礼物之一送给母亲 。
【慈禧|慈禧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耳熟能详,长辈常挂在嘴边】
慈禧|慈禧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耳熟能详,长辈常挂在嘴边
文章图片

这首诗就是《祝母寿诗》,诗中这样写道:“世界爹妈情最真,泪血溶入儿女身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而最后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成为很多为人父母的人,用来教育子女时常用的一句话 。父母一生,在没有孩子之前都是为自己而活,一旦产下了爱情的结晶,生活的核心就发生了转移,所有的爱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 。慈禧在诗中也写得很传神,父母操碎了心,费劲了力气,都是为了子女,天下父母的这种内心都是值得怜惜的 。
慈禧|慈禧写了一首诗,最后一句耳熟能详,长辈常挂在嘴边
文章图片

慈禧一生虽然从后宫到朝廷,一路上都是靠着勾心斗角和玩弄手段,才做到掌握一国之权的位置上,但是在这些肮脏的背后,慈禧一直内心还存有亲情,一直未曾忘记自己作为女儿的身份 。这足以见得亲情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珍贵的感情,我们也要多孝顺父母,去体会他们含辛茹苦把我们养大成人的不容易 。
参考资料:《慈乌夜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