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嗣|人物原型:小说《杨家将演义》为何把杨嗣演义成杨七郎?


杨嗣|人物原型:小说《杨家将演义》为何把杨嗣演义成杨七郎?
文章图片

杨嗣在军中的资历高于杨延朗,却能够不争功,令宋真宗颇为嘉赏,故并命保州刺史杨嗣与莫州刺史杨延朗为本州团练使 。
宋真宗对朝中大臣说:“杨嗣及杨延朗并出于疏外,以忠勇自効,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乃及于此 。”
宋咸平四年(公元1001年)冬,辽军又一次大举入寇,杨嗣与莫州团练使杨延朗以及李继宣、秦翰各统本部兵马分屯静戎军(即梁门)、威虏军(即徐水)一带,杨延朗设伏于遂城西北的羊山西麓,大胜辽军,随后杨嗣挥军追杀,斩杀两千余人,获得大捷 。
杨嗣唯一一次败仗,是咸平五年(公元1002年)春,辽军再次进攻保州,杨嗣与杨延朗率军增援,遭到辽军袭击,损失很大 。
杨嗣|人物原型:小说《杨家将演义》为何把杨嗣演义成杨七郎?
文章图片

宋真宗因二杨素以忠勇闻名,并没有责贬 。
宋辽签定澶渊之盟后,杨嗣调任镇州路副都部署,七十九高龄出任天雄军副都部署,后以左龙武大将军退休 。
到了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杨嗣八十一岁时去世(这年,杨延朗也去世了) 。
【杨嗣|人物原型:小说《杨家将演义》为何把杨嗣演义成杨七郎?】《宋史》评价说:“嗣与延朗久居北边,俱以善战闻”,难怪后人创作《杨家将》,把杨嗣演义成杨七郎 。
回眸历史,有多少抗辽将领的事迹,湮没在历史长河中 。
杨嗣|人物原型:小说《杨家将演义》为何把杨嗣演义成杨七郎?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