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清末奇案:一家十八口同时殒命,行凶者居然是个饱读圣贤书的举人

清光绪二十六年,即公元1900年,这一年是庚子年,也是八国联军攻入京城的一年,就在这一年的八月,直隶省抚宁县东周各庄村发生一件离奇命案,李姓人家十八口一夕之间被杀身亡,究竟如何一个始末缘由,您且听“大狮”细细道来 。
晚清|清末奇案:一家十八口同时殒命,行凶者居然是个饱读圣贤书的举人
文章图片

【晚清|清末奇案:一家十八口同时殒命,行凶者居然是个饱读圣贤书的举人】到了县城之后,马氏没有直接到县衙,而是找到了知县张石的家中,请求张石为她一家讨还公道 。张石以王举人“守城防匪有功,案发时不在族中”为由,不准马氏告状,并威胁马氏倘若不肯罢休,他就把让人马氏关进大牢 。
马氏慌忙逃离抚宁县城,直奔永平府衙上告,府衙以此案应归县衙查办为借口,不准马氏的告状 。马氏又到通永道台衙门告状,也不予受理 。马氏又到了保定府直隶总督衙门去告,仍不准 。此时已是九月底,京城遭遇一番变故,已经平息下来,洋人不再作恶,各级衙门也恢复了正常,马氏来到刑部衙门,不曾进门就被驱赶,接着又到了大理寺,又被驱赶 。两个衙门给出的理由一致,一是命案发生期间,王举人身在县衙协助知县张石守城,有知县张石的证明 。二是王举人饱读圣贤书,绝不会作出这种残忍之事 。因此,各级衙门全都不予马氏告状 。
诉冤无门,马氏只得在街头号啕大哭,就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之际,一个五十几岁的老婆子居然成了她的救星 。老婆子喊她的名字,她看了半天,才认出是本村的一个老妇,这个老妇一家属于汉人抬旗,在某王爷的府上当佣人,如今熟人相见,她只得将一腔苦水倾诉 。老妇同情她,于是把她带入王府,并把她的委屈告诉了福晋 。
福晋不敢相信天下还有如此悲惨之时,于是让老妇将马氏带到跟前亲自询问 。马氏泪流满面、呜咽悲啼,将自己一家被杀,诉冤无门之事如实相告 。
晚清|清末奇案:一家十八口同时殒命,行凶者居然是个饱读圣贤书的举人
文章图片

福晋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净人,听完马氏的遭遇,又见马氏伶仃一人无处喊冤,于是答应请王爷着手一管,但至于能不能管成,她也不敢打包票,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
马氏在王府住了三天,福晋那边一句话也没传过来,就在她认为王爷不肯为自己伸冤之际,王爷居然派人来喊她当面问话 。
马氏见到王爷之后,声泪俱下诉说冤屈,王爷遂亲笔写下两张条子,派人分别送到刑部、大理寺,责成刑部与大理寺立即查清此案真伪,倘若属实,当立即予以制裁,绝不允许包庇 。
正是官大一级压死人,刑部、大理寺只得派出人手前往命案发生地认真查访,十八具死尸不曾下葬,因天气炎热已经腐臭,好在天公有眼,最终查明王世富、王举人是此案的主谋 。参与过此案的王氏族人纷纷逃亡外地避祸,王世海携家带口逃到河间府沧州县,两年之后才被抓获 。王举人没有跑,被抓捕后带至刑部审问,公堂之上不得不供认犯罪事实,并将所有的事情一力承当,企图为族人开脱罪责 。
晚清|清末奇案:一家十八口同时殒命,行凶者居然是个饱读圣贤书的举人
文章图片

王举人被判斩立决,行刑当日,他的儿子带着祭品到法场哭闹,被监斩官以意图劫法场为由当场处决 。
至此,李家十八个死者的冤屈得以昭雪,而马氏这一弱质女流,抛头露面、历尽艰辛为婆家诉冤之时也传为美谈,晚清著名文人俞樾赠其“女中之杰”四个大字,褒扬其壮举 。
(文章参考自抚宁县志档案,配图为清末时节的老照片,与本文中的人物并无实质性关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