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状元奇缘:科举考试虽是国家大典,但趣闻轶事却也屡见不鲜

文天祥是南宋时期1256年状元 。南宋王朝先是遭受金朝的困扰,此时又面临蒙古铁骑的强大攻势,形势严峻 。文天祥就是在这种情势下应试的 。宋理宗在审阅试卷时,看到文天祥的名字,认为这三字含义为“天下吉祥”、“天子吉祥”、“天赐之祥”的吉兆,感到这是天赐之福,国家从此便有希望 。于是,非常兴奋地赐文天祥为状元,并赐给他一个表字,叫“宋瑞”,即宋朝的瑞兆 。
状元|状元奇缘:科举考试虽是国家大典,但趣闻轶事却也屡见不鲜
文章图片

当王寿彭在同乡的陪同下回到山东会馆,报喜人已到 。山东为孔夫子故乡,所以会馆正厅供奉着孔夫子牌位这时,大家见到“状元及第”金字大匾高悬厅中,两侧黄纸对联上写着:“一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 。”会馆里欢声雷动,热闹非凡,大家纷纷为孔孟故乡又出一状元而兴高采烈 。第二天早晨七时,光绪皇帝御太和殿,举行传胪典礼 。传胪之后,王寿彭春风得意地由午门出宫,到了长安左门,顺天府尹为他披上大红带,佩上大红花,献上喜酒 。王寿彭跨上骅骝马,沿街游行,招摇过市 。所到之处,观者如云,妇女们有的在楼上凭轩而望,有的在家中隔帘偷觑,争睹这位状元郎的风采 。
北洋政府时代,王寿彭任山东省教育厅长 。同僚们知道他这段带有喜剧色彩的往事,问他在乾清门猛然听到宣名时的心情,他仍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不由地答道:“又惊又喜 。”
状元|状元奇缘:科举考试虽是国家大典,但趣闻轶事却也屡见不鲜
文章图片

科举考试虽是国家大典,但趣闻轶事却也屡见不鲜 。
康熙十八年,广东人黄章年满百岁,还参加北京乡试 。这位老秀才很幽默,黎明入场时,他让自己的曾孙高擎一盏灯笼在前头带路,灯笼上写着“百岁观场”四个醒目的大字 。这位老秀才一生没能中举,有生之年不最后一搏既不甘心,再搏一次又实在不好意思,干脆就说是到考场看热闹既算自谦也算自嘲 。
殿试虽是金殿对策,一丝不苟,但道光六年,广东人陆云从10岁参加会试三场不中,皇帝还是特别赏他一个国子监(最高学府)司业的职衔,算是了却了这位老举人平生心愿 。
【状元|状元奇缘:科举考试虽是国家大典,但趣闻轶事却也屡见不鲜】
状元|状元奇缘:科举考试虽是国家大典,但趣闻轶事却也屡见不鲜
文章图片

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七十寿诞,清朝特开“恩科”,在礼部会试时,后来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的谭延闿为第一名即会元,到殿试后中状元的是直隶(即今河北)人刘春霖 。据说这一年,京城及其所管辖的附近地方大旱,天下苍生盼春霖,这刘春霖的名字正合时宜,故被点为状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