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喧嚣,逃不脱的成长困局
文章插图
图源:图虫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蓝莓财经(ID:ITparty),作者蓝莓君,创业邦经授权转载。
河南暴雨来袭,微博再次发挥其公共性的一面:互助信息转发平台,无数大V参与,政府机构纷纷接入微博端口。
话题 #河南暴雨互助# 下已有157亿阅读量,2401万讨论,巨大的讨论量和惊人的传播速度,这是其他平台均不具备的优势,但微博仍是商业价值最低的社交媒体。
微博——信息集散地,又称信息中转站。社会新闻在微博上率先破圈,但却只能在其他平台实现“流量变现”。
鸿星尔克捐款5000万在微博平台引爆舆论,网友在淘宝直播间里下单支持;在王思聪VS孙一宁事件中,孙一宁在微博引发数千万人关注,却转道抖音、快手直播变现。就像在陌陌找到新朋友,最后还是要加个微信成为“熟人”。
缺少快速变现渠道,唱衰微博的声音一直都在,从微博人气下滑,微博商业化能否成功,到微博依靠粉圈流量能否实现逆袭,以及微博的下一波流量密码在哪里?
分裂的微博微博CEO王高飞曾说:微博实际上是在“从实时信息网络向社交兴趣网络转型。”
为此,微博孵化大量垂直社区网红、KOL,然而转型尚未成功,唯一的成功孵化的只有“粉圈”。
微博的公共性是铠甲,也是软肋。公共参与度的背后是“特大社会新闻”,大事不是天天都有,就好像上市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在最终结算时需要扣除。
没有大事发生的日子里,微博安排明星各部位上热搜,除了粉丝很难引发公共参与,微博用户苦傻逼热搜久矣。
曹增辉认为,微博平台的公共性和传播性,决定了目前只有微博可以做到所谓的“破圈效应”。
破圈与圈内的自娱自乐却正是分裂之处。
所谓的兴趣社区并没有成为现实,不同用户群体没有兼容并包,反而画地为“战”,纷纷拿起舆论武器。普通用户,发言稍有不慎,便有被“狙”的危险。在微博的兴趣网络中,不是有相同兴趣用户之间的交流,而只是共同”伐异“的集合。
把微博当做实时信息媒体的用户,对热搜上的娱乐新闻大为反感;小圈子的兴趣用户对社会新闻固有立场鲜明,毫无讨论余地。
破圈之后的新闻,带来的是不同用户全体之间的相互攻讦,是整个微博社区氛围的恶化。
良好的社区氛围激发创作,促进用户活跃,吸引真正有购买力的用户,带动整个社区的良性发展,同属性人群越集中,品牌主投放触达效率越高,对应的商业化效率自然也就越高,每个圈子都极具可挖掘的商业价值。
反之就是另外一番景象:有着优秀产出的微博大V被网暴退出,粉圈进一步抢占社区话语权。在破圈与圈内之间,微博的分裂在所难免。
更分裂之处在于,微博用户的商业价值更多的来自破坏社区氛围的“粉圈”。
封闭的粉圈有着超强的消费能力,流量明星的每一次商业代言官宣,都能迎来一次消费高潮。消费主义裹挟之下,用钱投票就是支持自己“兴趣爱好”的最直观形式。
这也很能理解微博的选择,用娱乐明星圈住大批流量,分裂已经势不可挡。形势之下,被舍弃的还能是谁?
这带来的是另一个难解问题:流量造假。
QuestMobile数据,在抖音、快手、小红书、微博四大流量生态中,微博明星名人在整体KOL(意见领袖)数量中的占比最高,达到43.7%。而另一端,微博近90后和00后占比超过80%,正同“粉丝经济”的受众群体吻合。
经历过低谷的微博,通过粉丝经济焕发生机,流量明星带来巨大流量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加巨大的虚假流量。
推荐阅读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
- 英特尔|阿里张勇辞任微博董事;任泽平建议印钱2万亿生娃
- 盲盒|【黑马早报】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地产5大家族财富蒸发近3000亿;中消协点名肯德基盲盒套餐;任泽平微博被...
- 董事|阿里张勇退出微博董事会,互联网巨头开始与被投企业进行切割
- 违规|微博:清理违规昵称40余万个,处置各类恶意营销账号近50万个
- 阿里创投|阿里巴巴要放弃微博?消息称正与买家接触
- 用户|微博,Z世代是增长解药?
- 滴滴|阿里计划全部卖出微博股份,彻底退出投资;多家巨头卷入滴滴高管千万受贿案;快手调整员工福利:减少房补、取消免费三餐|雷峰早报
- 微博|虚假的流量繁荣:300万人从事刷量工作,100亿广告费打了水漂
- 眯眯眼|微博管理员:对“眯眯眼”事件中恶意攻击他人的28个账号作出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