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共和国|《海洋帝国的崛起》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

说起“尼德兰”这个名字,也许很多人都比较陌生,大家更熟知“荷兰” 。关于荷兰,你想到了什么?风车、郁金香还是拦海大坝,可是她的“成长”之路却充满坎坷 。
2020年初,荷兰的官方微博对外发声称将在此之后改名为尼德兰 。其实我们常说的荷兰,仅仅只是尼德兰王国中的两个省而已,它的官方名字一直叫做“The 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直译过来就是尼德兰王国,而我们最常叫的荷兰仅仅只是当初的翻译导致的问题 。
“尼德兰”,意为“低地”,范围大约包含今日的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东北部地区 。她从饱受西班牙压迫的边缘小国,到纵横大洋的“海上马车夫”,发达的商业资本与迅猛的海权扩张,共同写下了荷兰这一海洋帝国崛起的历史 。这段历史的盛衰,值得深思 。
《海洋帝国的崛起》作者荷兰学者安东·范德伦(Anton van der Lem)长期研究荷兰史,本书以普及性方式介绍了尼德兰八十年战争史,生动地叙述了当时主要的历史人物、决定性的战斗、战争的主要转折点以及尼德兰周边的国际局势,抽丝剥茧,给读者展示了尼德兰八十年战争的缘起、衍变和结果 。
1、三十年革命战争: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世界诞生
世界历史无独有偶,一切的反抗皆是来源于残忍的压迫 。尼德兰本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早在14世纪时就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16世纪时成为了西欧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
16世纪的尼德兰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土壤植根于此并很快生长起来,这里渐趋繁荣,经济一度尤盛 。经济的发展给尼德兰民众带来了或好或坏的影响 。
一方面,统治着尼德兰的西班牙王室加重了对尼德兰的压榨和剥削 。
另一方面,新兴的资产阶级开始要求更多的权利和自由,而封建专制统治很明显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
第三,宗教冲突,宗教改革以后,路德教和加尔文教等新教开始陆续从德国、法国传入尼德兰,新教的势力日益扩大,引起了信奉天主教的西班牙统治者的不满 。
加之人们对统治者之暴行越发无可忍耐,于是乎革命烈火开始在尼德兰北部地区熊熊燃烧起来 。
《海洋帝国的崛起》书写了尼德兰八十年战争1568-1648这段历史 。
11—14世纪,尼德兰地区逐渐形成众多分散的公国、伯国和主教领地,后在勃艮第家族和哈布斯堡家族治下逐渐统一 。
1568年,尼德兰的十七个省反抗西班牙帝国的统治 。
1581年,尼德兰北部七省废黜腓力二世 。
1588年正式建立荷兰共和国 。
1648年借三十年战争之机,彻底从西班牙的统治下独立——世界上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由此诞生 。
【荷兰共和国|《海洋帝国的崛起》尼德兰革命的历史意义】2、五十年帝国崛起:创造“郁金香神话”,成为“海上第一强国”
自1648年,北尼德兰从西班牙手里独立后,限制它发展商业的枷锁已经完全消失,这段时间是尼德兰商业的黄金时代 。
至17世纪后期,尼德兰的商业已达到欧洲地区的顶点,光是尼德兰的商船就超过了其他欧洲国家所有加在一块的总和,尼德兰联省共和国也是首个开启全球商贸霸权的国家 。
而尼德兰的海外殖民也开始兴起,这个时期的尼德兰海军吨位已经是英法海军绑在一起的一倍多 。
1602年,尼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路线,而强大的海军也能为商船保驾护航 。
到了1669年,东印度公司已经是全世界最富有的私人企业了,其名下有一万名私人军队、四十艘军舰、超过五万人的水手以及员工 。
新生的荷兰共和国在短短50年里,迅速崛起,成为欧洲的经济中心;繁荣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第一家现代银行和股票交易所,建立了现代金融体系,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同时,发达的造船业支撑荷兰积极开展海外贸易,16—17世纪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海面上,荷兰创造了“郁金香神话”,成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

推荐阅读